去年外界曾一度批评谷歌(Google)失去了发展重点,对此谷歌CEO拉里•佩奇表示,要把“更多的木头安在更少的箭头后面”。翻译过来就是说,谷歌将要削减过于臃肿的产品线,让工程师们把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为了表明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佩奇砍掉了一款名为“谷歌健康”(Google Health)的电子病历在线储存服务,另外还关掉了一个名为“谷歌电表”(Power Meter)的服务。它主要用来记录家庭用电,知名度本来就不高。
然而专注于一个重点是很难的。上周谷歌又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一款平板电脑、一个名叫Nexus Q的家庭娱乐播放器,还发布了一项企业计算服务。不仅如此,谷歌还展出了一款极具未来主义色彩的上网眼镜,未来它甚至有望取代智能手机。在线储存服务公司Box的首席执行官艾伦•李维说:“谷歌很专注——只是它对任何事都很专注。”
整个硅谷都对谷歌的专注度表示怀疑。苹果(Apple)的战略思想“保持简单”在硅谷人看来是最理想的哲学。苹果自己只专注于有限的几款产品,因而更容易在细节上下工夫,因此它的i系列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都比竞争对手做得出色。
在谷歌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谷歌的战略都是“广种薄收”。多年以来,似乎只要就能吸引一次公众的眼球,工程师们任何稀奇古怪的创意都能获得审批立项。
除了作为核心的搜索业务和在线广告业务之外,谷歌还有好几十项业务是专门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而存在的。要想记住谷歌的所有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那些密切关注谷歌的人可能也做不到。有时谷歌的某些服务已经很久没有升级,大概是连谷歌内部的人都忘了还有这么一项服务。
谷歌自己偶尔也会砍掉一些过时或过气的服务。不过自从去年拉里•佩奇重掌帅印以来,谷歌清理次要服务的速度似乎加快了。除了谷歌健康和谷歌电表之外,他还砍掉了在线幻灯片服务Slide、社交网络服务Buzz,以及用来测试一些实验性产品的网站Google Lab。另外维基百科的谷歌克隆版Knol也将在今年10月关停。
谷歌拒绝对这个问题发表评论。不过从去年开始的一系列博文中可以看出,谷歌高管曾反复谈到,“专注”是谷歌关掉30多个产品和功能的主要原因,目的是把资源分配到那些能产生更大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上。谷歌社交网络Google+的产品副总裁布拉德利•霍洛维茨称:“我们渴望能打造出一些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的伟大产品,一些人们每天要使用两三次的产品。要想成功,需要真正的专注和思想——要想清楚什么是要做的,同样重要的是,也要想清楚什么是不要做的。”
为了提高公司的专注度,去年佩奇重返CEO宝座后不久便将公司重组为7个业务集团。现在公司高层各自分管不同的领域,比如广告、社交网络、Android系统、Chrome浏览器、视频网站YouTube和本地化商业移动业务等。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于产品过度扩张,造成责任不明确,决策效率低下。
尽管如此,但Box公司的CEO李维在一次采访中还是认为,谷歌要想与那些只专注少数几件事的公司竞争,恐怕会很艰难。比如他自己的公司七年来只专注于在线文件储存业务,谷歌三个月前也推出了一款竞争性产品,但是当企业客户考虑到谷歌还有好几十项其它服务,他们还能信任谷歌对这个领域的付出吗?还能对谷歌在这个领域的创新意愿抱有信心吗?
最后,李维先生表示,谷歌的“把更多木头安在更少的箭头后面”的战略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更多木头和更多箭头”。
李维先生也赞扬了谷歌对一些惊人的高新技术的试验,比如上文提到的可以上网的谷歌眼镜。这种产品可以在全行业范围内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不管它上市之后最终是否取得成功——这款眼镜可能将在2014年上市(不过开发者们明年就能拿到手)。
Robert W Baird公司的分析师科林•塞巴斯蒂安对谷歌的产品线扩张持较支持的态度。他也承认谷歌的胃口太大了,但是“在互联网上竞争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变革。”
对谷歌来说,这意味着它在最新的Nexus 7平板电脑、Nexus Q家庭娱乐播放器和最新款的Nexus Galaxy智能手机上下了很大的赌注。这并不是谷歌第一次卖硬件,但却是最雄心勃勃的一次。毕竟就像塞巴斯蒂安所说,在与苹果和亚马逊的竞争中,卖硬件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过他说,谷歌最新的企业计算服务“计算引擎”(Compute Engine)是另一回事。企业可以利用这项服务进行数据计算,而谷歌要做的只是利用它现有的基础架构即可,除了营销以外,不需要进行任何重大投资。
不过总的来说,带领一家公司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谷歌最近力推硬件更是一场豪赌,尤其是谷歌最近刚刚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Motorola),这也是谷歌有史以来花费最大的一笔收购。塞巴斯蒂安说:“值得表扬的是,我认为拉里•佩奇的确已经使公司专注了起来。他不害怕做出重大决策。”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