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的结语
金志国说得好,像青岛啤酒这样的百年企业,全世界都稀缺。也正因如此,人们才始终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当然我们也有幸伴随着青啤的近十余年的成长,见证了这个期间中国企业不断进步的过程。
一个突出的进步就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培养和缔造可持续发展的团队,毕竟历经30余年改革开放的中国诸多优秀企业,大都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长期领军的“一把手”们如何交班,怎样顺利传递接力棒?
尽管其中也不乏顺利交班者,但平心而论,像青岛啤酒这样代表国家力量的企业的交班模式,还属凤毛麟角。
姑且不论金志国怎么说,凭借我们的十年观察,这个中国最早试水国际化的大公司,很早就从国际赛场上意识到了制度和各类体系建设的重要,意识到了法人治理的重要,意识到了人才梯队构架的重要,意识到了平衡权利的重要。因而,此次的人事调整,不仅使金志国安心,也会让所有关注青啤的人们放心。
青岛啤酒给予的启示是,一个拥有越加完善的制度和机制的企业,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企业,不仅会涌现更多优秀的企业家,也会健康长寿和令世界羡慕。(唐志军)
相关链接: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简历:
孙明波: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工程系列应用研究员。曾任青岛啤酒一厂副厂长、总工程师,青啤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常务副总裁、营销总裁,执行董事、总裁;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具有丰富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并购重组经验,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克兴简历:
黄克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青岛啤酒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啤公司总裁助理兼战略投资管理总部部长、副总裁;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具有丰富的啤酒行业战略管理、投资管理及并购管理经验。
青岛啤酒2002-2011年主要经济数据· 大事记
时间 |
销售额(亿元) |
净利润(亿元) |
每股收益
(元) |
主要亮点 |
2002 |
69.36 |
2.31 |
0.2307 |
中国台湾宣布对内地烟酒解禁,青啤进军台湾市场,2002年底,青岛啤酒在中国台湾的销量即达3万吨,远远高于已经进入台湾市场很久的外国啤酒,稳坐在台销售的外地啤酒头把交椅。 |
2003 |
75.08 |
2.54 |
0.2395 |
青岛啤酒迎来百岁诞辰,公司提出“百岁归零口号”,打造“年轻、时尚”的国际化形象。该年,青啤公司以13%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成功进入世界啤酒十强。
|
2004 |
86.20 |
2.97 |
0.2639 |
通过品牌新标识的推广,提升了青啤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形象。当一些国内啤酒酿造商仍处于大规模扩张期的时候,青啤专注于内部的系统整合、优化管理流程、增强协同效应,打造企业内涵式增长。 |
2005 |
100.19 |
3.04 |
0.2323 |
中国全年啤酒出口量为14. 6万千升,其中青岛啤酒的出口量超过50%。借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契机,青岛啤酒以“激情成就梦想”的奥运营销战略,开始国际视角的体育营销。7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工厂,迈出海外生产的第一步。 |
2006 |
116.77 |
4.35 |
0.3324 |
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同年,青啤实现啤酒销量454万千升,同比增长11.5%,成为世界第七大啤酒厂商,更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行业200强”,位列68位。 |
2007 |
137.09 |
5.58 |
0.4266 |
青岛啤酒董事会通过了在泰国建设海外工厂的决定,在欧洲的销售量比1997年时增加了80%,成为进入当地家乐福、欧尚等主流渠道的唯一亚洲啤酒品牌。是年,总裁金志国荣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 |
2008 |
157.81 |
7.98 |
0.6097 |
青岛啤酒与哥斯达黎加知名啤酒企业签署协议合作,使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挺进拉美市场的中国啤酒企业。继2005年之后,青啤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在总裁职位上任职7年的金志国出任董事长。
|
2009 |
177.61 |
12.50 |
0.9503 |
成功并购济南趵突泉啤酒;认股权证顺利行权,筹资11个亿;利润以70-80%的速度逆市攀升。年末,青岛啤酒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中国首个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上市公司的最高荣誉。 |
2010 |
196.14 |
15.20 |
1.125 |
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让主张“利润至上”的青啤,在历经多年沉寂后选择了重启扩张之旅,从此进入整合与扩张并举的时代。该年,青啤获得“受推崇知识型机构及卓越知识管理项目大奖”。 |
2011 |
227.90 |
17.38 |
1.286 |
青啤扩张的步伐并未因可并购品牌的减少而有所放慢,反而促使公司加大了建设新厂的力度。6月,青岛啤酒新一届董事会召开,董事长金志国获得连任,并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实现产销量突破1000万千升的目标。酝酿多年的海外建厂破题。 |
时间 |
销售额(亿元) |
净利润(亿元) |
每股收益
(元) |
主要亮点 |
2002 |
69.36 |
2.31 |
0.2307 |
中国台湾宣布对内地烟酒解禁,青啤进军台湾市场,2002年底,青岛啤酒在中国台湾的销量即达3万吨,远远高于已经进入台湾市场很久的外国啤酒,稳坐在台销售的外地啤酒头把交椅。 |
2003 |
75.08 |
2.54 |
0.2395 |
青岛啤酒迎来百岁诞辰,公司提出“百岁归零口号”,打造“年轻、时尚”的国际化形象。该年,青啤公司以13%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成功进入世界啤酒十强。
|
2004 |
86.20 |
2.97 |
0.2639 |
通过品牌新标识的推广,提升了青啤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形象。当一些国内啤酒酿造商仍处于大规模扩张期的时候,青啤专注于内部的系统整合、优化管理流程、增强协同效应,打造企业内涵式增长。 |
2005 |
100.19 |
3.04 |
0.2323 |
中国全年啤酒出口量为14. 6万千升,其中青岛啤酒的出口量超过50%。借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契机,青岛啤酒以“激情成就梦想”的奥运营销战略,开始国际视角的体育营销。7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工厂,迈出海外生产的第一步。 |
2006 |
116.77 |
4.35 |
0.3324 |
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同年,青啤实现啤酒销量454万千升,同比增长11.5%,成为世界第七大啤酒厂商,更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行业200强”,位列68位。 |
2007 |
137.09 |
5.58 |
0.4266 |
青岛啤酒董事会通过了在泰国建设海外工厂的决定,在欧洲的销售量比1997年时增加了80%,成为进入当地家乐福、欧尚等主流渠道的唯一亚洲啤酒品牌。是年,总裁金志国荣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 |
2008 |
157.81 |
7.98 |
0.6097 |
青岛啤酒与哥斯达黎加知名啤酒企业签署协议合作,使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挺进拉美市场的中国啤酒企业。继2005年之后,青啤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在总裁职位上任职7年的金志国出任董事长。
|
2009 |
177.61 |
12.50 |
0.9503 |
成功并购济南趵突泉啤酒;认股权证顺利行权,筹资11个亿;利润以70-80%的速度逆市, , 攀升。年末,青岛啤酒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中国首个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上市公司的最高荣誉。 |
2010 |
196.14 |
15.20 |
1.125 |
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让主张“利润至上”的青啤,在历经多年沉寂后选择了重启扩张之旅,从此进入整合与扩张并举的时代。该年,青啤获得“受推崇知识型机构及卓越知识管理项目大奖”。 |
2011 |
227.90 |
17.38 |
1.286 |
青啤扩张的步伐并未因可并购品牌的减少而有所放慢,反而促使公司加大了建设新厂的力度。6月,青岛啤酒新一届董事会召开,董事长金志国获得连任,并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实现产销量突破1000万千升的目标。酝酿多年的海外建厂破题。 |
时间 |
销售额(亿元) |
净利润(亿元) |
每股收益
(元) |
主要亮点 |
2002 |
69.36 |
2.31 |
0.2307 |
中国台湾宣布对内地烟酒解禁,青啤进军台湾市场,2002年底,青岛啤酒在中国台湾的销量即达3万吨,远远高于已经进入台湾市场很久的外国啤酒,稳坐在台销售的外地啤酒头把交椅。 |
2003 |
75.08 |
2.54 |
0.2395 |
青岛啤酒迎来百岁诞辰,公司提出“百岁归零口号”,打造“年轻、时尚”的国际化形象。该年,青啤公司以13%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成功进入世界啤酒十强。
|
2004 |
86.20 |
2.97 |
0.2639 |
通过品牌新标识的推广,提升了青啤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形象。当一些国内啤酒酿造商仍处于大规模扩张期的时候,青啤专注于内部的系统整合、优化管理流程、增强协同效应,打造企业内涵式增长。 |
2005 |
100.19 |
3.04 |
0.2323 |
中国全年啤酒出口量为14. 6万千升,其中青岛啤酒的出口量超过50%。借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契机,青岛啤酒以“激情成就梦想”的奥运营销战略,开始国际视角的体育营销。7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工厂,迈出海外生产的第一步。 |
2006 |
116.77 |
4.35 |
0.3324 |
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同年,青啤实现啤酒销量454万千升,同比增长11.5%,成为世界第七大啤酒厂商,更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行业200强”,位列68位。 |
2007 |
137.09 |
5.58 |
0.4266 |
青岛啤酒董事会通过了在泰国建设海外工厂的决定,在欧洲的销售量比1997年时增加了80%,成为进入当地家乐福、欧尚等主流渠道的唯一亚洲啤酒品牌。是年,总裁金志国荣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 |
2008 |
157.81 |
7.98 |
0.6097 |
青岛啤酒与哥斯达黎加知名啤酒企业签署协议合作,使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挺进拉美市场的中国啤酒企业。继2005年之后,青啤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在总裁职位上任职7年的金志国出任董事长。
|
2009 |
177.61 |
12.50 |
0.9503 |
成功并购济南趵突泉啤酒;认股权证顺利行权,筹资11个亿;利润以70-80%的速度逆市攀升。年末,青岛啤酒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中国首个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上市公司的最高荣誉。 |
2010 |
196.14 |
15.20 |
1.125 |
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让主张“利润至上”的青啤,在历经多年沉寂后选择了重启扩张之旅,从此进入整合与扩张并举的时代。该年,青啤获得“受推崇知识型机构及卓越知识管理项目大奖”。 |
2011 |
227.90 |
17.38 |
1.286 |
青啤扩张的步伐并未因可并购品牌的减少而有所放慢,反而促使公司加大了建设新厂的力度。6月,青岛啤酒新一届董事会召开,董事长金志国获得连任,并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实现产销量突破1000万千升的目标。酝酿多年的海外建厂破题。 |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