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再次明确表达了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在近日中国改革发展论坛上,李克强副总理也表示,中国改革到了攻坚阶段。今年以来朝野上下对全面推进中国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无论是现实要求,还是舆论导向,深化和推进全面改革似乎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但我们还应冷静地看到,今日之改革与往日之改革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此群人所谈之改革与彼群人所谈之改革也有很大不同。如果不加分析囫囵吞枣,那人们所言改革则有南辕北辙之虞。
20世纪80年代人们谈论的“改革”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在80年代初期人们普遍认为,凡是主张“脱离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主”,就是“改革”;到了90年代后期,则是“摆脱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改革”。但改革改到了今天,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往日普遍贫穷的中国人分化成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此群体所主张的“改革”,往往被彼群体视为“倒退”。虽然大家都在疾呼“改革”,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人们对什么是“改革”尚未达到共识。甚至对改革的理解和定义也大相径庭,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相左更使得人们举棋难定。所以同样是谈改革,但什么是改革,朝哪个方向推进改革?采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路径推进改革?最终还要有所决断。因此,在有分歧的问题上如何达成共识则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曾指出,80年代是主义之争,新世纪是利益之争。从主义之争到利益之争是时代发展。利益之争不好以是非之争来判断。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人的主张都很难脱离自身的利益关系。有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就会主张什么样的主义,而推进什么样的主义,就会调整什么样的利益关系。
如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上调本地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劳动者看来,在自身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情况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修改《劳动合同法》是对保障劳工权益最大的改革;而在企业主看来,劳动成本上升,企业管理空间缩小则是一种倒退。再如,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改革初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搞活国有企业,让利放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后来又是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深化影响力。但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成长的一个主要的障碍之一。究竟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还是做小做弱国有企业?如何定义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这些都成了方向性的问题。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