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减税≠降价
来源: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12/1/12 18:23:14   
>> 相关新闻链接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谈民营经 ·魏加宁:商业银行应国退民进 政府应发展政策行
·陈年:中国制造需要凡客这样的品牌 ·闾丘露薇:谈谈教育产业化
·华生:培育中产的关键 ·吴晓灵:小贷公司亏损面远低于工业企业
·蔡洪滨:中国创新为什么这么难 ·易宪容:股市的困惑在哪里
·项俊波批评保险业“不保险” ·谢国忠:中国需立即减税1万亿

  

  贝恩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2010年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达到约1560亿元。有媒体就消费力外逃现象与我探讨,是不是因为国内进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或者还有消费税,使得国内进口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进而导致了国内的消费力外逃?还有人开出“药方”:只要政府降低或减免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就能有效将那一年上千亿的消费力留在国内,同时为国家增加百十亿的税金。对这些观点,我怀疑。

  进口商品,特别是奢侈品,在全球有其独特的营销策略、价格体系以及完善的策略体系。在中国销售哪些型号、如何定价,绝不是国内的经销商能操纵的。2011年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国降低包括“洋奶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的关税,平均税率仅4.4%,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和酸奶更是实现了零关税。话音刚落,洋奶粉在去年年底轮番上演了涨价风暴,使关税下调最终成为了奶粉厂商及其经销商们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愿望看上去很美,但实践起来,很傻很天真。

  那么,减税能不能让商品价格下降,吸引更多国人来消费呢?笔者做了一些调研,绝大部分消费品生产企业,目前都面临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和人员成本上升等压力。如果政府制订了涉及本行业的减免税措施,企业认为,这是国家给予企业的税收优惠,目的是让企业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和活力,同时可以适当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良性发展。可见,基本上没有企业会将这部分税收优惠让利给消费者。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企业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如果不盈利,谁还办企业?可是,减税引发降价的念头又是哪里来的呢?

  1月9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联合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在此之前,中国税法规定,只有农民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才免征增值税,而其他机构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时都需要缴纳13%的增值税。这个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从2012年1月1日起蔬菜在流通环节原本要缴纳的13%的增值税不用交了。这对于农民来说没有什么喜悦的增加值,一则本来就免税,二则农民的纯收益基本上只占农产品利润中的极小值。蔬菜经销企业会比较开心,卖蔬菜的超市也会喜笑颜开,因为这部分税收优惠又一次落入了他们的口袋。虽然可能会因为销售量有限而最终的优惠也有限,但有胜于无。我对于这些蔬菜销售商会不会将这部分税收优惠转变成为降价让利给消费者持怀疑态度,但这次的税收优惠,的确给了销售商们一定的利润空间,对于维持蔬菜的市场价格稳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持续一定的时间。

  税制改革极其必要,特别是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的比例,这是税制改革的重头戏,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税制改革的深入,以增值税为首的间接税将逐步淡出税收舞台。但是,普通消费者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减税并不等于就是降价。我曾微笑着反问与我探讨这个问题的朋友:是不是关税、消费税下降了,你就会把你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消费?他急忙摇头:怎么可能?工薪阶层谁敢呀?(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 汪蔚青)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