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过度包装中国式浪费何时休?
来源:国际商报 更新时间:2011/8/31 14:45:33   
>> 相关新闻链接
·国际品牌酒店抢滩省会 ·“蒜你狠”又将“卷土重来”?
·实体经济“空心化”隐忧 困扰温州 ·“假太郎”加剧竞争 国产化肥抱团转型
·本土企业缘何扎堆介入手机产业 ·光明食品5.62亿美元收购澳企75%股权
·国内面板企业再临转型之痛 ·快捷酒店缘何“遍地开花”
·“涨价”救不了交强险 ·房地产信托冬天来临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月饼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商家瞄准时机,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过度包装这个长期存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过度包装现象是愈演愈烈还是有所减少?消费者买单包装是无奈还是必然?何时才能彻底告别过度包装?

  月饼“瘦身”初显成效其他领域仍现“华服”

  中秋将至,各大超市及商场的月饼专柜人头攒动,生意红火。记者在北京几大超市调查发现,今年的月饼虽价格普遍上涨,而包装却较往年朴素许多,主要以纸质为主,包装盒体积也相对缩水。家乐福超市的售货员告诉记者,相较往年,今年奢华包装的月饼已不多见。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表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出台后,月饼行业的过度包装现象已得到很大改进,包装用料已恢复正常状态。”

  然而,在茶叶、酒、保健品专柜,却是另一番景象。

  包装精美的铁观音、大红袍等茶叶内含茶叶不足500克,而包装却是木盒、皮盒、塑料盒、纸盒层层相套,售价高达数千元。

  在一家茶叶店里,售货员拿起一盒皮纸包装标价为2980元的铁观音告诉记者,这款茶叶销量好,包装精美、送礼体面是主要原因之一。

  酒类专柜中,造型新颖奇特的酒瓶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一款玻璃龙形的酒瓶在垫有金黄色缎带的外包装盒中分外抢眼。

  类似这样的包装在市场上屡见不鲜。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出售包装盒的数量多达数万件,材质包括有塑料、藤编、木质、皮质等,从常见的茶叶盒、糕点盒,到独家定制版奢侈品包装礼盒,价格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层数等超过必要程度的就是过度包装。一些商品包装物难以回收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加重消费者负担,又污染环境。”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向记者透露,包装盒越豪华,往往材料越难回收。“一盒价值数百元的月饼盒,回收价甚至不足一元,且材质多为不环保材质,无法再利用。”

  一位回收废品的人士告诉记者,看上去精美的礼盒,材料拆分工序复杂,回收价值还不如报纸。高档的包装盒,往往回收价格不超过一元钱一公斤。

  据统计,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1/3都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属于豪华包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

  重“椟”轻“珠”原因何在?

  “包装上档次的拿着体面,别人看着也高兴。要说普通的和精包装的,质量有多大差别还真不一定!”在烟酒专柜,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张兵边挑选边说。

  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如此重“椟”轻“珠”,原因何在?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温家铨说:“简易包装的附加值不如过度包装,生产厂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博消费者眼球,不断推出奢华包装,导致产品难以‘瘦身’。”

  同时,消费者好面子的思想严重,送礼追求精美包装、高价格商品也助推了过度包装现象的出现。

  他认为,生产者有利润驱动,消费者有需求,是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

  董金狮表示,政策、标准的不完善也是过度包装现象不能彻底禁止的原因之一。

  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规定:包装层数3层以下,空隙率不大于60%,包装成本不超销售价20%。“由于现在的厂商在设计制造产品时,并未在包装盒外明确标注出内含物品的大小、包装材质,由谁来执行标准、如何执行,仍存疑问。”董金狮说。

  同时,只完善了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相关标准,未涉及药品、保健品等其他领域,甚至一些行业并无标准也是过度包装现象不能彻底遏制的原因。

  何时告别过度包装?

  抵制过度包装,任重而道远。

  朱念琳表示,由于标准只对食品及化妆品提出了要求,对保健品等其他行业存在的过度包装现象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对于包装行业,当务之急是要提要求、定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规范。“从立法角度加大对过度包装的处罚。比如目前计量法没有将过度包装纳入范围,如果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今后执法效果将会更好。”温家铨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健表示,治理过度包装还应将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既要限制过度,又要做好回收利用,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他建议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应花大功夫在质量上,而非单纯追求标新立异。(张辛欣 杨玉华 雷敏 赵成)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