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钢结构制作过程中的施理
2.1原材料进场的监理(其中原材料包括钢材、压型金属板、焊接材料、紧固件、涂料等)
(1)严格检查材料的合格证号、产品标牌、出厂检验报告等文件
(2)材料外观是否存有锈蚀、变形、划痕等问题,端面或断口有无分层,夹渣等现象
(3)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4)旁站进场材料的复检
2.2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过程的监理
钢结构构件制作要通过放样、好料、下料、边缘加工、制孔、组装、焊接、矫正、除锈、涂装、编号、存放等几道工序。监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制作阶段的监理工作,要像其他类型的监理工作一样,切实搞好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对各工序、各分项都要做到认真而及时,严格而到位。这就要求监理人员首先要了解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的工艺流程,熟悉各工艺流程的质量标准、检查内容、抽查方法和检查手段及工具。
(1)在钢结构构件焊接前的质量监理
监理人员要熟悉图纸:首先严格审查施工人员原材料的下料尺寸及所需坡口的角度,准确的下料尺寸及构件坡口是保证制作合格构件的前提。其次,要严格审查零件及钢部件的组对质量:
1) 采用热加工的部件,应去除其他边缘及坡口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组对的表面层,并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同时,清除油、漆、锈、毛刺等。组对要保证部件横平竖直,严格控制对口错边。
2) 对于H型钢的组对,要注意腹板和翼板拼接处的处理。一般要将腹板和翼板拼接处焊接完毕后再行组对成型H型钢,否则容易产生焊接应力,出现焊接裂纹,从而无法确保钢构件的整体质量。
(2)在钢构件焊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
在构件的焊接过程中,不同的焊接工艺,所采用的焊接设备及操作程序也是不同的。在钢结构焊接工程中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电阻焊、电渣焊和气焊等。监理人员要严格控制焊接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一般是通过检测焊缝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及对内部缺陷的探伤来检查的。
1) 表面质量不得出现裂纹、气孔、夹渣、焊瘤、咬肉、弧坑、未焊透和未溶合等,外形尺寸则是焊缝高度应达到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尺寸。
2) 对焊缝内部缺陷的控制,通过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及对探伤结果分级来检测和处理的,对承受动荷载的重要构件焊缝,还要增加射线探伤。
3) 对于焊接过程中温差较大或板厚较厚的构件,因为焊接应力得不到及时释放,所以要采用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的方法来保证构件焊接质量。
(3)构件焊接完毕的质量监理
1) 构件焊接完毕后,要依据不同构件的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对构件进行矫正。
2) 对于矫正后的构件即可进行除锈及涂装了。除锈根据不同的施工工艺可分为:手工除锈,手工机械除锈和喷砂除锈。监理人员根据图纸设计设计要求的除锈等级,严格检查钢构件的除锈质量。在钢构件的涂装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防腐涂料的涂刷方法要正确,涂刷遍数和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人员应按规范控制好涂装工序,涂装环境涂装过程的温度和湿度。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