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7日讯(实习生王梦郊 见习记者王思达 记者李巍)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小跑,连破6.44、6.43、6.42,进入“6.3”时代。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96。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正在对我省外贸造成冲击,而利润率极低的纺织品出口受冲击最重,纺织行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迫在眉睫。
外贸企业不敢接单
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对我省纺织品出口影响有多大?《7月份河北省纺织与服装协会统计报告》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1%,会造成我省纺织品出口利润降低2%至6%。许多外贸企业已经不敢接单。
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薛辉说:“目前,他们的纺织品出口订单都是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越快,出口销售利润折算成人民币后的损失就越大。近年来,国内市场棉花、运输、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外市场订单价格却没有相应提高,纺织品出口利润一降再降,一些企业甚至已经处于‘零利润’、‘半亏损’的尴尬状态。”“纺织业属于薄利行业,人民币汇率上升,必然削弱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导致公司利润进一步降低。”河北瑞春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瑞春说:“周期短的订单对企业的影响还稍轻,周期长的订单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就大了,没利,甚至亏损。”
规避风险需寻长久之计
为应对人民币升值,近来,河北瑞春纺织有限公司多接短期订单,争取快出口、快回款。在汇率波动频繁时,该公司还和客户签订了锁定汇率的协议,让客户也能承担一部分汇率变动的风险。
纺织品出口因人民币汇率变动陷入窘境,再一次暴露出我省纺织品附加值低、利润率不高的问题。省纺织与服装协会负责人表示,我省是纺织品出口大省,但出口的主要是毛巾、毛毯、衣服等初级产品,还不能算纺织强省。加快调整纺织品出口结构,逐步淘汰初级产品,多出快出利润率高的高档产品,才是我省纺织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