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最近很推崇“升值抗通胀”,但这一做法将无异于抱薪救火。固然,升值可以对冲一部分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在美国再次定量宽松概率渐高的背景下,货币当局若释放出升值提速的信号,必将加大热钱流入压力,加大外汇占款压力。在抗通胀的过程中,升值又将制造通胀。而且,在货币政策中,利率政策还远未用足,年内应该还有一至两次加息。
分析国内目前的通胀压力,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货币超发和投资过热;其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产生的通胀预期效应和实质性拉动作用;第三,劳动力成本的拐点已经成为了通胀的持久拉力。
机构建议升值抗通胀的理由在于,全球货币未来的再次宽松将加大大宗商品的价格压力,故此货币政策应选择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输入性通胀。但是,一个硬币总有不同的两面。外部的再次宽松将助长美元的套利交易,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则将加剧热钱对中国的冲击。在现有的制度下,流入中国的热钱将直接转换为基础货币,进而成为推高通胀的货币因素。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评估究竟是什么因素对通胀的压力更大,是前期过于宽松的货币条件,是外部大宗商品的输入因素,还是内部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从可口可乐的变相涨价和北京房租的飞涨,就可以看出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货币超发和劳动力成本对通胀影响更大。在国内市场,小瓶可口可乐的容量已经从600毫升减少到500毫升,每百毫升的单价上涨了20%。在笔者的印象中,这种涨幅十分罕见。在2007-2008年那轮最高8.7%的通胀中,即便食用油、方便面都没有扛住,但可口可乐抗住了没有涨价。这一次可口可乐为什么涨价?众所周知,可口可乐从美国进口原浆在国内稀释罐装,考虑到这几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可口可乐原浆的成本应该降低不少。同样,铝罐也好,塑料瓶也好,原材料的价格现在应该比金融危机前还是低了不少。在可口可乐的变动成本中,涨幅最大的恐怕应该是劳动力吧!另外一方面,北京的房租这几年猛涨,明显的趋势是跟随周边房价波动。为什么?无非是货币超发大背景下的房价泡沫助长了房租。
当然,升值的确可以对冲一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压力。但截至上周末,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达到3.5%。是否应该为了抗通胀而加大升值幅度?央行日前的报告指出,在国内外经济基本面以及利差、预期汇兑收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下半年,我国仍将保持外汇资金净流入格局。许多机构判断,如果外部资金流入加速,外汇占款的增长将对冲数量紧缩的效果,央行的货币回笼压力将更为明显。从这一点考虑,升值在抗通胀的过程中又制造了通胀。
但是,外汇政策是否应该在抗通胀上无所作为呢?答案当然不是这样,但作为不在简单升值,而在外汇制度的改革。中国需要有更清晰的外储战略,需要将汇率政策、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与之通盘考虑。目前的强制性结汇,造成央行不断放出本币兑换外币,这等于人民币越来越多,但可供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有限,也就是说资源给了别人通胀留给了自己。从这一点说来,中国的确应该再多花掉一些外汇储备购买商品或者投资。这从短期而言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也能创造内需,并且为将来国内的发展多储备点资源。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