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1日讯(记者李鹏)对于一个关注世界经济,或者说关注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的人来说,无论如何,宋鸿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焦点人物。
2007年,宋鸿兵因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书而一举成名。书中,宋鸿兵因“成功预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成为中国金融界乃至整个舆论界的不得不注目的国际金融学者。
8月11日,宋鸿兵如约走进中国经济网,通过访谈节目的形式将一个传说中的宋鸿兵“还原”为真实的宋鸿兵。同时,宋鸿兵再一次用历史的研究方法看待当下的世界金融危机——
用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看金融危机
本轮世界金融危机是远未见底了还是已经筑底看好?——这个问题是一个宋鸿兵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历史中出现的金融危机实际上都是人性的反复,这是访谈中宋鸿兵不断重复的观点。
宋鸿兵认为,看待这次金融危机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经济学家的思路,是用数据来判断经济是不是筑底,或者反弹能不能持续。不能说这个思路不对。还有另外一个思路,就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把这次危机跟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危机进行对比。
在宋鸿兵看来“历次危机都没有本质差别”。无论IT泡沫导致或者是房地产导致的危机,与之前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是一样的,都是人性的反复。
将本次危机与1929年的危机进行详细的对比,就会发现,从下跌幅度来看,目前跌到了1929年衰退的一半的程度,但是就下跌速度来看,还比1929年跌落得快。而且大家基本形成一种共识,这次危机是二战以来,甚至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如果是这么一场重大的危机,为什么有人天真地认为12个月就会见底?如果真是这么大危机的话,至少需要颠簸好几次,因为这是历史的尝试。”
“你看到现在的指数反弹,它是持续的吗?真正筑底了吗?”宋鸿兵认为,这就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研究方法看问题的区别所在。
央行“动态微调”与中国的退出策略
央行刚刚宣布了货币政策,将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宋鸿兵认为,如果真的是经济复苏了,真的是见底了,走了V字型反弹,中国可能会尽快出台一系列回收流动性的退出策略。
现在不只是中国央行,世界各国的央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这样印钞票救市的话,潜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会不会最终有一天变成真实的噩梦。这个是所有市场人士都非常关注的——通胀的压力和通胀的预期。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宋鸿兵相信中国也注意到,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现在的情况下,马上进行大规模调整可能性不是太大。我觉得现在的政策还会继续稳定一段时间,但是可能会发生一些微调。比如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在银行票据领域中做一些动作,但是我不认为幅度会特别大。因为,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中国的货币政策要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
宋鸿兵设想,如果真的是复苏了,这次真的是见底了,走了V字型反弹,中国可能会尽快出台一系列回收流动性的退出策略。央行的相关货币政策部门应该已经有了相对的比较全面的退出策略。包括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退出策略。但是就美国的情况而言,没有低成本的退出策略,应该是成本非常高,而且速度比较慢。“中国这方面,我还不太清楚,但是我相信他们已经有预案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