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两极评价是一种荣幸
从《货币战争》问世已降,对宋鸿兵评价纷繁复杂,其中不乏有很多批驳和侮辱性的观点充斥在舆论之中。有人将《货币战争》一书与阴谋论等同起来,也有人褒奖、力挺宋鸿兵。面对两种对立的观点宋鸿兵坦言:“我觉得这本书得到极端的两极评价是一种荣幸。”
在宋鸿兵看来,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人提出了观点,却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也没有任何人表示支持。没有争议,说明此人提出的问题是大家都不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对所有人来说感觉不是很重要的问题。
从《货币战争》1、2的情况来看,《货币战争》1它提出了“私有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权”的概念,显然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宋鸿兵说,“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大家都一起关注这个问题,这说明它打中问题的要害。我觉得也无所谓,因为只有这个东西打中了某些人的痛处,才有人跳起来进行反驳。否则的话,如果这个事跟他没有关系,对他来说无伤大雅,他没有必要这么去做,反应过激说明正中目标。”
宋鸿兵非常肯定地认为,反对声音中如果进行人格攻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攻击人格是为了降低这个书的可信度。我认为这些人是属于,至少是属于利益集团的人。我觉得西方金融势力对中国已经有了很漫长的渗透过程。我觉得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跟这个圈子是有关系的。”
外国人凭什么不会忽悠你?
写书是一种忧思,在宋鸿兵的心目中认为,中国人缺少的是全球视野。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全球的影响力一天比一天大,但是中国的国际化经验和全球化经验却相对非常小。这就好像一个小孩,他成长过程中肌肉非常发达,但是大脑还跟不上,就是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路、视野和辨别能力还相当于一个小孩的智力水平,但他身体已经非常强壮了。”
在宋鸿兵看来,他写书,“是希望能够使大脑发育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因为我觉得,我自己认为在《货币战争》出版之前,中国人对全球化,对西方的很多东西的认识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有些视角是没有的。我们看到的是西方教科书告诉我们的一个自由市场的经济体,它是个完全公平的,信息透明的,完全是平均的信息分布状态。”
作为宋鸿兵式的表述方式,谈话中,他做了个比喻:在中国来说,对国内市场的理解是很深入的,如果我们两个进行经济谈判,我脑子里会转十个心眼、二十个心眼,你说一句话,我会想很多遍,他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潜台词。但是当中国人和外国人坐在一起的话,中国人很天真,你会觉得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公平的。这怎么可能?这违反了各个社会中的基本常识。但是我觉得很多中国人在跟国际打交道的时候,往往陷入非常天真的状态,就认为他不会蒙你,他不会忽悠你。他凭什么不会忽悠你?
“在金融危机中就已经证实了。对于我们来说,越早具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就会越快地使自己进入一种成熟状态,减少未来的损失。”
中国经济学界的话语权归谁?
宋鸿兵也有崇拜者——“社科院的张宇燕老师”。这虽然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处于被崇拜者之列的宋鸿兵告诉你,他最欣赏的另一个财经学者,还是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意外。
在宋鸿兵眼中,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张宇燕对他的影响至深。
“他专门有一本书,讲美国的白银进入欧洲对欧洲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一本比较学术化的东西,但是我很喜欢。张老师的思路跟我非常类似,就是说他有非常大的历史纵深感,在这样的框架下谈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而且有大量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我很喜欢这种历史的角度。所以说,我受那本书的影响也很多,包括后来我写的两本书,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这方面的影子和这方面思路上的影响。”
是否拥有中国经济学界的话语权?面对这个问题,宋鸿兵的回答很实在。
“在某些领域中,可能会有一些话语权。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还不是掌握着话语权,或者我们还不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就是说,我们的很多观点,可以受到民间普遍关注,当然也会有一些决策者比较关注,但是在媒体,在很多舆论的领域,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共鸣。比如就拿金融危机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实在我看起来,这个危机还没有筑底,但是全世界主流媒体都是一片唱多的声音。像我们的观点,实际上是没有被主要媒体所接受的。他们觉得如果大家都在说好,为什么你们还会认为危机没有筑底呢?等等。这些原因,在某些情况之下,某些领域中,我们的声音并没有真正地发出去。”答案很简单,但很显然——这个回答也十分具有“民间”的色彩。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