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结构有日益趋于下流化的趋势,在此“下流化”是指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本正在加速向下层社会流动。此前有新闻报道称在清华北大这样的中国顶级学府,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大幅减少,已经不足20%。
其实,以笔者的观察,以今日中国之社会结构,即使在中国一个很好的大学毕业,如果其家庭先天的就不在权贵或者官僚或者有钱阶层的圈子之内,一个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们,在这个社会也是日趋滑向下流社会。
居高不下的生活和生存成本,以及无所不在的“拼爹”现象,使得来自贫寒阶层的这些优秀的人力资源正在失去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成功的最后的梦想。
向下流社会流动的中国优秀人力资源的核心特征是唯商品化。一切不以金钱的获取为目的的事情,在这些本应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心中,已经不能干引起他们的兴趣。
那么,在有学历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必然进一步挤压那些没知识没学历的人在整个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生存空间。
近年媒体不时爆出硕士应聘城管,大学生竞逐街道办工作人员、掏粪工等等新闻,当然,还有中国目前另类的下乡运动——大学生村官。
显然,下层的居于知识劣势的民众面对这些滑落的知识精英们,只能向更下层流动,乃至失业。
笔者习惯于观察社会,在笔者居住的城市,自2008年之后,活跃在城铁站周边生存的人们越来越多。最开始是一些开三轮的人,价钱大约在3到5块,后来开黑车的人大幅度增加,而且其价格稍比三轮贵,5,6块,显然,这是一个下层的微阶层替代了另一个更下层的微阶层。
而在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笔者看到在城铁站讨生活的人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女性则越来越漂亮,还不时能够见到开着7,8万的车叫卖服装的人群,也多见戴着眼镜样似知识分子模样的女性售卖一些安利或者稍微高端点的女性用品。
而那些一家子几口在做早点或者麻辣烫的摊位也日趋的多起来。
笔者认为,就像黑车替代了三轮车一样,对于这些年轻、漂亮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我们把年轻和漂亮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来看,显然,这种资源,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不应该被分配到这里从事这样的工作。
但是由于有更优势的人力资本向下流动,就造成他们只能向更下层流动。
一叶知秋,或许中国社会的下流化已经无可挽救。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