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天气高温影响,居民猪肉消费需求量开始下降。7月、8月为暑期,大中专院校放假,食堂集体消费数量下降,生猪及猪肉价格可能小幅回调,但价格整体上涨的趋势难以扭转。
尽管生猪存栏数量在恢复,但养猪成本仍存在刚性上涨的空间。
2011年初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持续上涨走势,其中5月以来涨势尤其加快,截至6月底,鲜猪肉批发均价较2008年的历史高点高7.9%。商务预报显示,6月20日至26日一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鲜猪肉批发均价为24.68元/公斤,较5月初上涨19.7%,较今年初上涨30.6%,同比大幅上涨67.9%。
生猪及猪肉价格为何在消费淡季却创造了新的历史高点?究竟是供给还是成本推动?
供给偏紧系主因
分析认为,国内生猪供给短缺是当前生猪价格连创新高的主要原因,如湖北、广东、山东、吉林等地生猪严重不足,从而出现“抢猪潮”。同时,农业部和商务部均表示,当前猪肉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养殖户数量减少供给偏紧和养猪成本上涨所致。因此,造成生猪供给偏紧的主要因素:
养殖户数量减少。2010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快速下跌,养殖出现亏损,部分中小规模养殖户被迫退出养殖行业。据统计,2010年四川省养猪户同比减少8.4%;今年2月,浙江省272个可比典型村(组)养猪户同比减少1.93%;今年4月份,江西10个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县(100个行政村)养猪户数同比减少6.32%。
规模养殖扩张减缓。受土地租赁费用增加、环境保护压力大、企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较窄等因素限制,大中型规模养殖企业发展速度减慢。据调查,由于畜牧业贷款风险高,加上相关保险未能同步跟进,使得金融机构产生了惧贷心理,生猪养殖合作社或牧业小区等单位或个人出现融资困难。另外,种猪规模扩容新增成本、雇工开支增加使得规模养殖发展遭遇瓶颈。
动物疫情困扰养殖业。据调查,2010年11月以来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广东等生猪主产区爆发各种动物疫病,仔猪死亡增加。如在养猪大县湖南湘潭,部分养殖企业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出栏数量。
养猪成本的上涨进一步托高了生猪底价。以饲料原料玉米价格为例,6月中旬,全国千家养殖企业玉米购进均价达2.3元/公斤,比年初高9.5%,同比上涨11.2%,比2008年春节(猪价最高点时)高30.7%。另外,受社会物价普遍上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因素影响,猪场工人工资不同程度上涨。根据对四川、湖南和河南等主产区的调查发现,许多上规模的猪场因雇人困难,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了10%~20%。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