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7月4日电(记者何悦 刘怡然)在吉林省通化市闹市区的一间小屋子里,张国江和刘祖林坐在桌子两侧,埋头雕刻手中的松花砚。不过一会儿,栩栩如生的松柏和蝙蝠便跃然于砚台之上。“这可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绝活。”刘祖林一边端详自己的成果一边说。
张国江和刘祖林都是从事松花砚设计、雕刻近30年的中国制砚艺术大师。而在“中国松花砚之乡”通化,从事松花砚雕刻的能手几乎随处可见。通化市大安镇是远近闻名的松花奇石采集地和集散地,沿街排列着120多家松花石小商铺。据这些经营户介绍,他们的年收入平均在2万元左右,销售情况较好的年收入可在5-7万元,带动周边农户200多人就业。
据了解,通化市为松花石(砚)企业和业户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松花石产业领域投资兴业。在政府强力推动和市场引领下,通化市年生产砚台2万多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创利税600多万元,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我们称这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叫‘活水养鱼’。”吉林省长白山松花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晓春说到。在她看来,把文化遗产转化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最好的保护。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宋文采也表示,文化产业与工业产业不同,它所依赖的资源不仅可以反复使用,还可能会越挖越多、越用越活。“以此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在中国已经有不少文化遗产项目展开了类似探索。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绘画的基础上创新样式,不仅让这门“绝技”换发新的活力,还受到海内外客户的欢迎。广东凉茶采用传统工艺和配方进行生产,产值由原来的3亿元提高到300多亿元。
而于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生产性保护方式,是中国探索出的符合中国‘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一种保护手段。”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司副司长马盛德认为,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这一方式对保护具有生产性质及特点的“非遗”项目,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于当地时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外界热议的西湖申遗与保护是否存在矛盾,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认为,二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目的是希望设立名录来保护人类自然文化遗产,但不是‘束之高阁’。人类的遗产为人类所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杭州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则表示,西湖申遗不是目的,保护西湖才是最终目的。“西湖现在是世界遗产了,这意味着我们有责任为世界和人类保护好管理好这片山水……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