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是什么导致了当今世界“货币的迷失”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09/8/26 15:29:03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正确的” ·周春生: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企业应对方法
·张平: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六大困难和挑战 ·叶檀:土地价格高 开发商是唯一获利者吗?
·许小年: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 反弹就是一句空话 ·张五常:中国的宏观调控
·郑新立:下半年宏观调控应着力做好五件事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世界经济将呈U型复苏
·王世元主张:构建五个体系确保节约集约用地 ·蒋小华:收敛一点赌性,勿盲目虎山行
    过去几个月,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央行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但是,很大一部分流动性积聚在银行体系内部,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新近发布的报告显示,多数银行表示至少到2010年下半年前会一直维持严格的信贷标准。德国金融界人士也警告说,德国经济仍有信贷紧缩风险。

    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曾经出现过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既未推动经济增长,也未导致物价相应上涨的局面。经济学家将这一难以依据传统理论解释的现象称为“货币的迷失”。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日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现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再次面临类似的困境。

    之所以出现“货币的迷失”,主要是因为受危机冲击的银行需要清理和改善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但同时又担心放贷可能导致新的损失。因此,金融机构普遍选择将央行发行的超额流动性留滞在自己手中,或投资于其他金融机构,而不愿对企业和家庭放款。至于深层原因,则是随着公司违约率的上升和市场信心的消沉,银行根本无从判断贷款对象的信用状况。这使得银行不得不提高信贷标准,并导致很多原本合格的贷款人无法获得贷款。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初一段时间里,由于银行破产倒闭,金融机构相互间也失去信心,各自捂紧钱袋,致使货币信贷市场几近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态度更加谨慎,但是,一些传统的投资工具仍然是巨额资金的避风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全球资本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银行倾向于投资外汇和政府债券等,却没有进行积极性放贷。

    “货币的迷失”可能造成多方面影响。首先,会放缓经济复苏步伐。银行“惜贷”,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资金紧张而倒闭,将在较长时期内阻滞经济复苏。这对欧洲的打击可能更大,因为欧洲经济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手段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其次,引发通胀危险。如果货币继续“迷失”,就可能导致严重的通缩,但央行大量供给的货币不论“迷失”在何处,将来总是要回流的,必然面临着推高通胀的风险,这对具有反通胀传统的欧洲来说将是一个严峻挑战。最后,可能孕育新的“泡沫”。银行热衷于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和在资本市场上投资。信誉好的大企业的公司债券、银行债券成为被抢购的对象。例如,7月3日德国邮政银行发行10亿欧元政府担保债券,其中3亿欧元由其他金融机构购买,这种火爆状况可能在局部金融领域催生新的“泡沫”。

    “货币的迷失”问题不解决,实体经济就依然缺乏流动性支持,无法顺畅恢复增长。因此,有专家认为政府应为银行经营活动提供更大范围的担保,其建议之一就是按照一定比例承担银行新增贷款的损失。这虽有助于鼓励银行放贷,但其可行性值得商榷。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