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 社会责任感构筑河北航空的坚强后盾
河北航空投资集团的全资控股母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是河北省内最大的煤炭主营企业,下属11个子公司中有华北制药、冀中能源股份、金牛化工三个上市公司,集团除煤炭业务外,还涉及电力、化工、医药、机械、建材、物流等多个领域,综合实力居中国企业500强第97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经济效益200佳第88位,中国煤炭行业前10位。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73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正在全力向世界500强挺进。
作为公众推举的河北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冀中能源集团始终将“责任”二字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首位。从做强邯矿集团,到联合邢矿集团,创立金能集团;从重组井陉矿务局、沧州化工等国有困难企业,到联合峰峰集团,创立冀中能源集团,再到入主华北制药,已成为履行“责任”、服务社会的典范。然而,另社会刮目相看的并不是重组本身,而是每次重组后,企业一次次壮大和腾飞。实证说明,这不仅仅是资本的作用,更是先进管理水平、融合艺术、企业文化的包容,以及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间共性与个性规律性的了解与全盘把握能力的体现,这也就是专家学者所说的协同作战的能力。
雄厚的资本实力,是河北省力举冀中能源集团执掌河北航空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2009年,冀中能源集团重组华北制药,在彰显经济实力的同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使当时处于亏损严重、管理混乱的华药起死回生,冀中能源集团也在种种质疑下实现了跨行业“蝶变”。高调挺入制药高端后的成功,无疑也为他们涉猎航空业增强了信心。
河北与其他省份相比,航空业起步较晚,并完全依赖外地航空公司的运力投入。“这不仅制约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时任河北省副省长的孙瑞彬曾说。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河北航空的成立,带动的产业将是开放性、综合性的。河北方面看重的正是航空业对促进经济转变方式的战略推动作用。
目前,河北正处于中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核心腹地,作为我国12个沿海省份之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的“金三角”。在2009年经济年报中,河北省GDP以17026.6亿元的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六,跻身全国“万亿GDP俱乐部”。同时,人均GDP也超过了3000美元,已进入航空市场需求加速增长阶段,
随着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区的崛起,河北后发势头强劲,随之而来的是公务、商务和旅游客流的迅猛增长。但由于航空缺乏自主运力,加之河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便捷的陆路交通,每年流向京、津、豫、晋四大机场的客流量将近75万人次,足以支撑一个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正常发展。
资料显示,2009年,河北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29位,在京津冀地区只占1.8%的份额。“目前最大的难题是飞机运力不足。”石家庄机场负责人坦言。
“有冀中能源集团做坚强后盾,依靠厦航、川航的品牌优势和管理经验,我们将不断加大对航空领域的投入。到2020年,河北航空将进入国内航空前五强之列。”王社平踌躇满志。在他的规划中,2015年,河北航空将初步形成配置合理、结构完备的航空客运服务体系、航空物流配送体系及陆航关联产业体系的基础框架,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进入国内航空前十强。2020年,基本形成开放先进的现代民航产业链和航空产业先进生产力集群,完成区域枢纽航空向国内骨干航空的历史转变,实现具有国际综合产业竞争力、辐射现代服务业和资本运营高端业态的历史跨越,营业收入将会突破300亿元以上,同时具备国际民用航空产业体系的一流水准,进入国内航空前五强。
“河北航空要打造公交通勤式的航空服务体系。”王社平说。随着河北完整支线航空网络的形成,未来可以实现从石家庄到秦皇岛、郑州等地的航空公交化,“40分钟,低廉的票价,机场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效对接,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从家门口方便的坐上飞机,享受家门口航空服务带来的便捷。”
(河北航空与厦门航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河北航空公司湿租厦门航空公司飞机接机仪式)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