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不少银行打出节日概念,大卖特卖各类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在内的营销概念层出不穷。
端午的理财产品大战仅是“冰山一角”。业内人士指出,临近年中,银行多有揽储压力,理财产品是揽储手段之一。同时,目前国内银行结构性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一些“结构性”产品可能仅是噱头,消费者需擦亮眼睛。
销售人员力推结构性概念
“到底买哪家的好呢?收益都高得差不多。”昨日,市民叶女士拿着3万元现金前往福田区一家银行准备存定期,银行工作人员却建议购买一款七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有4.5%,如果购买金额超过5万,还能送一款粤式海鲜肉粽。最终,叶女士另加2万元购买了5万元的一款理财产品。
和叶女士一样,市民这几天前往银行办事总会听到销售人员的“热心”推荐。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端午节,理财产品营销比往年激烈,上级在5月中旬就下发销售任务指标,并给了最低额度,要求在端午期间完成。“大家的情况都一样,我们的收益率算是中等。”
记者调查发现,各大银行推出的端午系列理财产品品类繁多,期限一般从7天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从4.2%到5.5%不等。银行普遍使用“专供”,“收益高于同类”等广告词,但营销人员最热衷表述的莫过于“结构性”概念。一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产品投资高收益品类,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等,同时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也是投资重点。除以上固定收益类外,还推出了一些收益更高的“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超过5.5%。
“银行说的我都听不懂。”家住红荔路的市民文女士告诉记者,银行销售人员对理财产品的推介“太专业”,特别是一些“结构性”产品,“什么期权、外汇互换我都不明白,但我看收益高就买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