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13亿人口福咋保? 聚焦4大关键词 餐桌安全从"心"抓起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1/5/26 9:20:24   
>> 相关新闻链接
·小商品城瞄准第三方支付市场淘金 ·几大经济体各有诉求 IMF新总裁之争白热化
·调控压力将长期存在 地产股缘何越打越挺 ·1元假币现郑州 法律规定使用1元假币也可获罪
·河北武安农民种出10万亩“柴油树” ·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8月启幕
·莫存侥幸心理 千万别跟“老鼠仓”牵手“私奔” ·信用卡免息期各异 透支万元成本大不同
·利比亚危机,中国损失怎么办? ·日本核灾之后能否“风光”?

    餐桌安全从“心”抓起

    吃得更安全,生产者的敬畏之心不可少,监管者的责任之心不可丢,消费者的维权之心不可缺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俨然成了中国老百姓的一块“心病”。特别是最近,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曝光,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很多人不禁感叹: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食品合格率已达到96%,总体上不合格食品的比例较低,事实并没有那么糟。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的个案频发,也提醒所有相关方面,要彻底根除食品安全的“心病”,必须对症下药,从“心”抓起。

    吃得更安全,生产者的敬畏之心不可少。回顾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难发现,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一些生产者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律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不顾产品质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是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敬畏之心的缺失,既源自道德的滑坡,又因为违法成本过低。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对违法企业的罚款并不能真正让其伤筋动骨,一些违法企业即便被吊销许可证,也能换个地方重新变脸开张。因此,要想真正让生产者对食品安全充满敬畏之心,就必须在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的同时,重典治乱重拳出击,形成强大威慑力,真正从源头上管住食品质量。

    吃得更安全,监管者的责任之心不可丢。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是否安全,政府的严格监管责无旁贷。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发现,造假者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与部分监管部门和人员的监管缺位或低效密不可分。诚然,食品领域的多头管理体制,是造成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或空白的主因,但是,部分职能界定清楚的监管部门及人员责任心淡薄,打着人手短缺、经费紧张的旗号,让“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不管的取舍标准,同样应引起重视。因为,什么事都要靠人去做,如果做事的人责任心不强,又如何能做好呢?眼下,食品安全监管任务依然繁重,各相关部门、人员必须齐心协力,充满责任心地去抓,筑牢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吃得更安全,消费者的维权之心不可缺。食品安全问题年年谈,但年年都有个案发生,这说明仅靠制定一部法律、出台一些标准,并不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利益相关方,消费者同样需要勇敢地站出来。在我国,很多消费者仍然缺乏维权意识,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因不知道如何维权或感到“心有余力不足”而选择沉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制假造假行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关于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还需继续加强,同时,政府也应积极为消费者维权提供良好的保障,解决好消费者维权投诉无门、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偏高等问题。

    只有规范经营、政府监管与百姓维权三管齐下,我们的餐桌才会更加安全。(陈仁泽)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6]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