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13亿人口福咋保? 聚焦4大关键词 餐桌安全从"心"抓起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1/5/26 9:20:24   
>> 相关新闻链接
·小商品城瞄准第三方支付市场淘金 ·几大经济体各有诉求 IMF新总裁之争白热化
·调控压力将长期存在 地产股缘何越打越挺 ·1元假币现郑州 法律规定使用1元假币也可获罪
·河北武安农民种出10万亩“柴油树” ·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8月启幕
·莫存侥幸心理 千万别跟“老鼠仓”牵手“私奔” ·信用卡免息期各异 透支万元成本大不同
·利比亚危机,中国损失怎么办? ·日本核灾之后能否“风光”?

  ③关键词:乙烯利

  一系列“疑似质量安全事件”说明,消费心态敏感,放大炒作,加剧了产业波动

  【新闻回放】4月下旬,南方一家媒体报道:“香蕉催熟药剂含‘乙烯利’成分,可令儿童性早熟,并增加致癌风险”。香蕉价格闻风暴跌,几天之内香蕉收购价格从每斤3.6元迅速下滑至六七毛钱。

  专家辟谣:“乙烯利催熟,全世界广泛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什么要用这种东西呢?香蕉、芒果等水果,要是完全成熟再摘下来,长途流通到市场上,那就坏掉了。因此,采摘青果,用乙烯利诱导催熟,是目前通用的做法。乙烯利的配制溶液浓度一般在30ppm左右,使用后在水果表面能够迅速分解,释放出乙烯,最终残留很小,不会影响人身安全。

  又是一场闹剧,可是损失已经造成。海南、广东等地农民连连叫苦,谣言之害猛于台风。

  这使人想到几年前的“巴拿马病致癌”。那也是一场重创香蕉产业的谣言。专家解释,香蕉巴拿马病俗称香蕉黄叶病,只会在香蕉生长期发病,危害香蕉树,不会影响到果实,更不会影响人类健康。

  类似事件还有2009年的“猪流感”传言,说甲流是猪惹的祸。一时间,谈猪色变,肉价大跌。后来官方为猪正名:人有病,猪没病。猪肉价格又迅速反弹。

  这一系列“疑似质量安全事件”说明了什么?在当前农产品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背景下,消费者心态更加敏感,个别媒体对“疑似问题”随意、放大炒作,加剧了不必要的产业波动,最终受损失的还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但这也提醒相关部门,现代农业生产所应用的新技术、新物质层出不穷,公众知之甚少。在抓好生产供应的同时,普及科学知识、正确引导消费也非常必要。

  今天,人们对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关问题又屡禁不绝。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可以理解。不过,我们也应当科学、客观地看待食品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为什么“尤其是”?农产品供给“质”和“量”的矛盾将长期并存。不用农药、调节剂,不用反季节手段,不用化肥,不用污染的土壤和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一定最洁净、放心——那是有机食品。可是,如果那样,粮食产量砍掉一半,蔬菜、肉蛋奶产量砍掉一半,怎么养活13亿人?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说:告别化学农业、石油农业。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诗意消费,只能在自给自足的田园。否则,一家一户养那几只“溜达鸡”,搞“农家乐”都不够用,怎么保障商品大流通呢?因此,有条件的消费有机食品;次之,绿色食品;再次之,无公害和大众农产品。当然,最基本的要求是,药物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各种指标要符合安全标准。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