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3月23日电(记者付航、叶前)央行日前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全面推进金融IC卡(芯片卡)的应用。这意味着我国银行卡将顺应国际潮流,加速从磁条卡时代向芯片卡时代转换。
从1995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国内首张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智能芯片卡至今,芯片卡取代磁条卡尽管遭遇成本困境,但已是大势所趋,必将推动银行卡产业升级和金融体系智能化建设。
“换芯”加速推进
在1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央行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央行对此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在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方面,2011年6月底前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而POS和ATM终端也要在规定时间前实现能够受理金融IC卡。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潘利华对记者说,目前中国磁条卡的存量为24亿张,每年新增3亿多张,而芯片卡的数量只在1000万张左右。
据介绍,央行在2005年顺应国际EMV(全球智能IC卡统一标准)迁移的潮流,推出基于EMV的PBOC2.0标准,并由中国工商银行在当年发行第一张EMV标准信用卡。2010年5月,央行正式发布PBOC2.0(2010版)标准。至此,芯片卡的全面推行可谓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