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使用磁条的传统银行卡相比,芯片卡带有一颗微晶芯片,大大增加了卡片的信息存储容量,也加强了安全性能。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克隆持卡人的银行卡,给持卡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芯片卡和磁条卡,这两者的安全系数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潘利华告诉记者,由于采用各种加密算法,芯片卡将可以有效解决磁条卡的复制、伪造等安全问题。
除此以外,潘利华介绍,随着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推进,银行卡将加强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结合,实现一卡多用。比如,央行正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将银行卡和社保卡这两种IC卡的标准进行融合,另外,还有如宁波在2010年4月已率先在公交车售票领域全面使用芯片卡,实现即触即刷、快捷买票。
“由于芯片卡的功能具有延展性,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陆军说。
成本高是约束
尽管优点明显,但从前几年发行的芯片卡数量看,各家银行的态度难说积极。“已发行的1000多万张芯片卡中,绝大多数都是工商银行发行的。”潘利华说。
工商银行1995年发行首张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智能芯片卡,但2009年末,全国银联标准芯片卡发行量为600万张左右,在庞大的银行卡存量中所占比例很小。同期工商银行宣布该行芯片卡发行量过550万张,可见工行之外其他银行发行量更少。
银行动力不足主要还是发卡成本的问题。磁条卡升级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尤其是ATM的改造成本比较高。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王贵斌透露说,成本的巨大差异,是芯片卡推进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张芯片卡的工本费近50元,而磁条卡不到5元。
广发银行尚未发行一张IC借记卡或信用卡。据该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以空白卡片成本计算,磁条卡大约是1元/张,而IC卡约是20元/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