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人士认为,如果核污染没有进一步恶化,日本产业的复苏和企业生产能力的恢复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尽管这次大地震给日本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但是,它对日本制造业、出口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冲击,并不一定会超过1995年神户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因为支撑今天日本制造业及其出口竞争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京滨区域、阪神区域和九州区域。而目前重灾区——东北区域的经济表现则要排在日本国内中下游的位置。1995年阪神重灾区生产能力的复苏只用了半年,经济的全面复苏只用了两年,远远好于市场当时悲观的预期。更何况经过了16年的变化,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分散日本经济风险能力已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为缓解震灾造成的金融市场资金不足,日本中央银行短短4天宣布向金融系统注资,总规模已达51.8万亿日元。目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200%,而美国国债占其GDP比重最高时也不超过100%,日本政府震后开动印钞机是否会造成流动性过剩,成为全球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受日本地震及核电事故冲击,全球主要股市大跌、黄金市场不升反跌、美元指数痛失80点关口。与之相反,日元汇率却表现得格外坚挺,日元兑美元创16年新高。截至纽约外汇市场周三收盘,美元兑日元收于80.13日元,跌幅是0.79%。美元兑日元早些时候曾跌至79.73日元,是日元兑美元自由兑换以来的最低水平。之前的价格纪录是在1995年时创下的1美元兑换79.75日元。
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方面不得不在周五与美联储(FED)、英国央行(BOE)、加拿大央行(BOC)和欧洲央行(ECB)达成共识,同意对外汇市场实施联合干预。
分析人士指出,近0利率使日元长期作为国际市场的套息货币,当投资者看好某个市场,往往借日元去市场投资获利;当市场大跌时,投资者纷纷抛售资产换回日元避险,日元因需求增加而走强。另外,对冲基金等机构借重建资金回流题材进行的炒作,也进一步加速了日元升值步伐。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经验教训,一旦这么大规模的套利交易在短时期内迅速平仓,可能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剧烈震荡。类似情形前几年屡有发生,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形势进一步明朗之前,投资人仍需对这方面的潜在冲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