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价喜忧并存
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中,铁矿石价格在高位维持的现状同样给国内钢企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数据显示,目前被称为市场“风向标”的品位为63.5%的印度粉矿价格报价179美元/吨,与去年4月的全年最高矿价相差已然不大。
业内人士认为,矿价总体在高位维持或将成为2011年市场中的常态。日前,钢材价格信息提供商钢铁指数董事总经理兰德尔就认为,“市场预计2011年在中国交付的62%品位铁矿石粉矿(澳洲粉矿)现货均价将从2010年的每吨146.70美元升至每吨153美元至154美元。”
但虞钢认为,中国铁矿石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首先,中国需求的不确定正在增加,尤其是在国内钢企盈利不高、国家坚决抑制落后产能的大背景下;其次,中国矿石自给、变相自给的比例在增加,此前中国海关的一项数据就揭示,中国从巴西、澳大利亚及印度进口的铁矿石现货量减少了2%至22%不等。”
不过,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矿价上涨在造成钢价“虚假繁荣”的同时,给中国钢企造成的盈利困扰是实实在在的。
钢企被迫转型
正是在矿价上涨、钢价不稳的双重挤压下,中国钢企的盈利水平在去年难言乐观。中钢协相关人士前阶段就对媒体称,如果扣除钢铁联合企业矿山盈利的部分,“很多钢铁企业主体处于亏损状态”。
或许正因如此,国信证券日前发表报告称,2011年,钢铁行业面临“调整与转折”,传统以投资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事实上,中国不少钢企目前已经在进行转型,不断拓展自己的上游铁矿石资源和下游的用钢产业。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日前就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合适的情况下,新钢也将积极参与海外上游资源的并购。”他还建议,积极与伊朗、巴西等国的小矿山签订铁矿石合同,以摆脱对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依赖。
此外,河北钢铁集团去年曾明确表示,“未来5年,将每年新增500万吨铁矿石自给量。”首钢、宝钢等大型钢企也开始加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入,以从其他渠道的盈利对自己的主业进行补充。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