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两会盘点:激辩个税免征额调整 外国个税怎样征?
来源:半月谈网 更新时间:2011/3/15 14:41:46   
>> 相关新闻链接
·成品油上涨压力骤增 定价机制落向何处 ·代表委员“市值”超过6万亿:多数来自大型央企
·政治新名词反映中国未来改革路向 ·总理为啥说“思其始而成其终”
·以“限”治堵,可行吗? ·2月新增信贷M2双减速 专家称两率仍有可能再动
·地震险咨询明显增多 专业人士:财险车险不保地震 ·美经济学家:此次大地震经济影响可能大于阪神大
·温家宝说,应对金融危机着眼长远发展方向 ·宋鱼水代表讲的故事

  李稻葵:重视社会福利与因地制宜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个税改革肯定应该提高免征额,但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免征额上,而应该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李稻葵坦言,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企业的利润税、房产税等不同,征收的对象是“已经进入百姓腰包的钱”。这就需要一个征收的社会基础。只有当政府能够给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实惠的社会福利的前提下,征收个人所得税才具备社会基础,才能让纳税人“心服口服”。

  比如北欧一些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达50%,但老百姓依然很高兴地纳税,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社会福利好。而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在不断完善,但老百姓依然面对着住房贵、看病贵、孩子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较高,肯定会引起争议。

  李稻葵介绍,个税最早是80年代初针对外企的高工资征收的,起征点是800元。由于当时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都比较低,因此对个税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大家的工资收入提高以后,个税开始起作用了。而这并不是当时立法的初衷。所以起征点肯定应该提高,而且要因地制宜,不要全国“一刀切”。

  李稻葵说,当前的个税在设计上是十分简陋的,征收的对象主要是劳动收入,交个人所得税最多的是拿工资的人。个税事实上变成了“工资税”。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来自资本收入和资本升值。因此,个税应该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具体来讲可以从三方面做起。第一,把劳动收入和资本分红、资本升值捆在一起纳税;第二,以家庭为单位,充分考虑家庭的负担;第三,大幅度降低税率。因为现在给老百姓提供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福利是有限的,高税率不能“以理服人”。

  “建议个税改革学学香港、新加坡、爱尔兰、俄罗斯的成功经验,把税率降得比较平。”李稻葵说,如果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以15%为上限,相信大量公民会积极纳税,国家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不仅不会下降,还会大幅度上升。

  许善达:个税免征额应更灵活调节

  “每年讨论个税‘起征点’没什么意义,应该将其制度化,与通胀水平挂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在政协分组讨论间隙对记者表示,个税“起征点”应每年提高,提高的幅度一定要高于通胀率。

  他解释称,提高“起征点”主要是要让低收入群体受益,目前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是各收入群体CPI的平均值,低收入人群的CPI肯定要高于平均水平,所以,“起征点”的提高幅度要高于CPI,“具体倍数可以研究,确定后‘起征点’每年上调多少,会很透明。”

  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主要是工薪收入、劳务收入,个税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要将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所得等收入综合征收。

  “每种类别的财产收入,并不一定都用个税来调节。”许善达认为,中国现阶段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还是应该集中在出售变现环节征收,不同财产适用不同的税种,比如对股票交易使用印花税。

  有委员提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要考虑纳税人家庭实际生活支出,比如赡养老人、抚养年幼子女的支出,需要一并扣除。对此,许善达并不认同。

  “以家庭为单位扣除,现在中国统计信息系统达不到,现在一个的统计都这么难,合在一起就更难了。”他认为,中国的家庭组成与发达国家不一样,哪些费用应该扣除、哪些费用不应扣除,界定起来很复杂,“中国离这种制度还远。”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