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京津城际只是方便旅客,没想到能让餐饮业火成这样!”天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善把京津城际铁路形容为“财神爷”。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一年来,天津10家“狗不理”的营业额都增加了20%以上,有几家门店甚至蹿升40%多。京津城际铁路运营带动两地经济增长,是全国大交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平台的一个缩影。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
“‘宜路则路、宜空则空、宜水则水’,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应该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下‘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地协调发展。”中国交通协会会长钱永昌说。
60年间,我国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到2008年底铁路里程已达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3位。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在建规模1万多公里。至今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超过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公路交通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0302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一级公路54216公里,二级公路285226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例为10.72%。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至从高原到山区和边疆。
民航建设成绩突出。2008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1.92亿人次,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保持世界第2位。中国民航定期航线1532条,其中国内航线1235条,港澳航线49条,国际航线297条。全行业机队规模达到2038架,其中航空运输飞机1259架。
大交通助推经济效益凸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京津两市GDP总量能保持较大增长,与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带动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说。在京津两地直接产生较大的“同城效应”的同时,依靠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也带动了周边省区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目前,长三角以路桥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为契机,正在形成一个“3小时经济圈”。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发展的重点。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是为未来经济增长准备和积蓄后劲。”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央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效应显著,不仅形成了交通基础设施实物量,还带动沿线及周边区域内能源、钢铁、矿建等产业以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增加劳动就业和扩大内需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专家预计,去年以来5000多亿元的交通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0.9个百分点。
综合运输加快经济融合速度
“目前,涵盖公路、水运、民航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框架已经完成,下一步如何进一步‘综合’,如何发挥‘综合’效应,是问题关键所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家祥说,“进一步细化和宣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加快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并将此项工作上升到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平台建设,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功能、效应实现最大化。国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保障以上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按照《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将形成“五纵五横”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和4条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综合交通网骨架。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铁路系统,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至8小时交通圈;2010年,将基本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公路通道,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五射两纵七横”共14条路线;2010年,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190个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