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要正视“未富先老”带来的挑战
来源:羊城晚报 更新时间:2011/2/21 15:45:23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应逐步淡出“两房”债券 ·评论:余秋雨越多资本市场腐败就越少?
·白酒自造“超高端”概念动辄飙千元 专家:定价需 ·中国之大到底能承载多少汽车
·油价上调对通胀的影响如何消除 ·“毒”苹果暴露IT代工业可持续难题
·钢企举步维艰 必和必拓力推铁矿石月度定价 ·成品油价上调为新机制出台做铺垫
·物价上涨不可全怪流动性 ·劳动力涨价施压上市公司 挤压业绩瘦身转型
    “未富先老”带来的最大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不少年轻人可能承担难以承受的养老之重,而很多老年人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不但政府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养老成本支出,而且公民个体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以说,“未富先老”带来的某些问题,今天我们或许还不能完全估计到。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2月20日《广州日报》)

  蔡昉认为“未富先老”是“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其实“未富先老”也是未来中国的最大挑战,“十二五”期间恐怕难以完全解决“未富先老”这个难题,不信的话,问问有关方面,早在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后就提出“未富先老”这个命题,到今天为止我们究竟做了哪些准备。

  所谓“未富先老”,一言以蔽之,即国家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从种种迹象来看,无论是从社会角度应对“未富先老”,还是从经济角度应对,现实似乎都与期待有差距。

  从经济角度而言,“未富先老”的出现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不可持续,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又不可能很快实现,因此,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蔡昉认为人口红利三年内消失,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却道出了“未富先老”给国家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显而易见,正因为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快速增长,一系列改善民生之举才有了经济基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才有了物质保障。如果人口红利很快消失,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又难以接力的话,经济放缓将带来失业率上升、影响改革效率等一大堆隐忧。

  “未富先老”带来的最大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不少年轻人可能承担难以承受的养老之重,而很多老年人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不但政府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养老成本支出,而且公民个体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以说,“未富先老”带来的某些问题,今天我们或许还不能完全估计到。

  尽管很多发达国家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发达国家不仅国富而且民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远远高于我们,而我们的国家经济势力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从这个意义而言,“未富先老”将影响到未来我们国家的竞争力。

  毫无疑问,要应对“未富先老”关键在于社保,但很多地方社保连年亏空,让人对社保养老充满无限忧虑。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但在独生子女时代已不现实。有人提出买房养老,但在房价疯狂上涨的今天,梦想难以照进现实。至于说商业保险养老,那是少数有钱人的养老依靠。由此可见,应对“未富先老”,我们准备不足。

  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依然面临“未富先老”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这一信息再次证实我们“未富先老”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有加剧之势。

  几年前《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探讨“未富先老”的文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观点,老龄化社会最大的挑战是:有没有一代有能力超越前辈,能创造更多财富的年轻人?试问,以后的年轻人是否具备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和意识?

  在我看来,应对“未富先老”这个命题已经提出很多年了,我们有必要从人口制度、经济制度、社保制度以及教育制度上系统盘点一下,我们应对“未富先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还有哪些不足。惟有多问应对准备工作如何,我们才不至于在“未富先老”的社会陷入被动。 (冯海宁)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