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应逐步淡出“两房”债券
来源:中证网 更新时间:2011/2/21 15:41:37   
>> 相关新闻链接
·评论:余秋雨越多资本市场腐败就越少? ·白酒自造“超高端”概念动辄飙千元 专家:定价需
·中国之大到底能承载多少汽车 ·油价上调对通胀的影响如何消除
·“毒”苹果暴露IT代工业可持续难题 ·钢企举步维艰 必和必拓力推铁矿石月度定价
·成品油价上调为新机制出台做铺垫 ·物价上涨不可全怪流动性
·劳动力涨价施压上市公司 挤压业绩瘦身转型 ·地方“限购”细则密集出台 楼市观望气氛渐浓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日前罕见对外澄清指出,中国持有的美国两大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即外界所称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有关媒体称中国亏损可能高达4500亿美元“毫无事实根据”。

  外汇管理局的澄清,显然也有其无奈。因为国内不少人在中国外汇储备和“两房”投资问题上,有着很多的误解甚至故意曲解,一些所谓的专家更是在这个问题上推波助澜、混淆视听。比如,其中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不少人将中国投资的“两房”债券等同于“两房”股票,从“两房”股价暴跌乃至去年被勒令退市,推导出中国数千亿美元投资已血本无归,更进而指责相关部门“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这其实大错特错,股票是股票,债券是债券,在经济学上是两码事。况且“两房”债券有美国政府担保,属于准政府债券,安全度非常高。但误解依然蔓延,以至于去年两会期间,主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亲自给一些人士讲解相关的金融常识。

  按照媒体的报道,当时有代表在发言中说,美国“两房”问题导致中国金融受了内伤。对此,王岐山回复说,这是“不准确”的,具体到“两房”,中国拥有巨额债券不假,但假如美国不救“两房”,美国经济就要崩溃,更何况“两房”债券由美国政府担保,而且在出问题的债券问题中,美国占了四分之三,美国是必救不可的。

  即使是按照美国政府拟议中的对“两房”私有化改革,美国政府也不大可能将“两房”问题一推了之。美国财长盖特纳就承诺,“美国政府一定会确保购买这些债券的国家和机构获得相关的投资回报。”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两房”债券的安全性目前当无任何问题。但从政治角度看,随着美国在“两房”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中国似应逐步淡出“两房”债券,否则,中国债券将可能陷入美国的政治炒作陷阱。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尽管奥巴马政府不可能撤销对“两房”债券的政府担保,但在国会,一些议员乐见债权人的损失。在之前的国会听证会上,有美国议员就宣称,美国纳税人已为“两房”损失承担了1300多亿美元,对于“两房”新的亏损,可由债权人而不是美国纳税人来承担。而最大的海外债权人,自然就是中国。一些美国政客甚至以此作为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筹码。

  从美国目前的政治格局看,奥巴马政府对“两房”债券的担保承诺,很难获得国会的明确担保;而国会一些议员让债权人承担损失的做法,也不大可能获得奥巴马政府的认同。但这种僵局的结果,势必是让一些美国政客更有了炒作的空间。他们必然竭力将债券问题作为对华施压的一张牌,威胁中国外汇储备安全。中国则会对内陷入不断澄清的困境,对外则为确保外储安全而耗用外交资源对美国政府施压。

  兴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鲁政委在不久前的一份报告中就认为,如果没有美国国会的支持,奥巴马政府答应向“两房”债权人偿还本息的承诺无异于一张“空头支票”。而美国《华尔街日报》在相关分析文章中也承认,美国政府不大可能坐视“两房”债券违约不管,但“美国国会可能逃避支付本息的责任”。

  中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从过去几年的投资成果看,备受争议的中国投资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表现其实要优异于其他投资,而对“两房”债券投资又优异于对美国国债投资。但基于“两房”前景的不确定性,与其到时陷入可能政治操作的陷阱,让美国政客获得对华施压的筹码,还不如现在未雨绸缪制定因应措施或许,目前已到了中国逐步淡出美国“两房”债券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