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CPI环比上涨动能趋弱 通胀何时安然“度汛”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1/2/16 14:36:51   
>> 相关新闻链接
·成本提升 宝钢上调3月钢价 ·中国联通能否借3G梦改写“千年老二”命运
·楼市淡而未定 政策储备充足 ·最低工资上调推动涨薪潮 调查称近九成企业将加薪
·紫金矿业再遭索赔数额1.7亿 ·腾讯团购网站“高朋”或下周上线
·租赁市场火暴 房东酝酿二次涨价幅度达10% ·CPI: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米污染:百姓怎以“镉”为天 ·货币增速回落 逐渐接近调控目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1.0%,剔除掉春节因素的影响后,当月数据并未出现先前物价加速上行的态势。分析人士认为,1月物价涨幅低于预期主要是食品价格导致的,但目前尚难判断物价涨幅峰值已经出现,上半年我国通胀压力仍然不可小视。

  CPI涨幅缘何低于预期

  从环比来看,1月CPI上涨1.0%,是近一年来环比价格涨幅第三高的月份。但如果与历年数据比较,近三年来春节所在月份CPI环比涨幅分别为2.6%、0.9%和1.0%。当前物价环比涨幅并未表现出明显偏高的态势,分析人士认为,这起码意味着先前物价持续加速上行的态势得到遏制。

  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新近表示,在连续上调准备金率以及加息的影响下,目前社会总需求已经出现回落,在此背景下通胀水平难以持续攀升。从1月份的物价数据来看,可以预期1月、2月CPI高点可能就是上半年甚至全年高点,而货币紧缩的力度也将是最为严厉的。

  此外,由于国家统计局更新了基期价格指数序列和CPI权数构成,CPI数据的衔接程度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在解读1月份CPI数据时,将不可避免地考虑到这一因素。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CPI新权重方案对环比涨幅的影响为0.05个百分点左右,这只能部分解释CPI低于市场预期。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0.2%左右,尤其是非食品价格上涨率放缓,有助于减轻市场对今年通胀可能大幅攀升的担心。

  在对CPI调查方案进行调整的同时,国家统计局决定,1月起对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进行改革,即由原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改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显示,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达到6.6%,创下近8个月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这表明未来输入性通胀以及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当前判断通胀趋稳为时尚早。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2010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长明显回升,内需强劲增长,加大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拉动了生产资料价格回升。此外,近期大宗商品尤其是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也推动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目前非食品CPI的上升主要受工业生产者价格的推动,未来PPI还将对CPI产生一定的传导作用。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与原统计方案相比,采用新权数计算出来的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同比总指数分别略低0.03和0.05个百分点。

  通胀“洪峰”何时出现

  对于CPI涨幅高点是否已经出现,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因素仍将对2月物价涨幅产生影响。而从3月起,翘尾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将有所强化。这样起码从上半年看,物价见顶并逐步回落的态势并不明显。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1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偏低的原因更多来自技术层面,即统计数据是否包含了涨幅最明显的1月下旬或最后1周的数据。当前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仍然偏强,而食品价格涨幅超越历史均值的趋势可能并未结束。从这个逻辑来看,2月CPI同比数据可能重新回到5%以上,达到5.4%左右。

  “2月CPI同比增幅可能仍处于高位,达5.1%左右。”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由于1月未公布除了外贸之外的实体经济增长数据,而且已知物价数据存在一定的“噪音”。即春节效应可能造成一定的数据统计偏差,而通胀涨幅数据还受到统计方法调整的影响。虽然CPI同比增幅低于预期,但未来仍有必要出台更多紧缩措施。目前总需求增长正在走强,同时近几个月外需增长也在不断加速,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总需求增长的压力。与此同时,尽管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实际影响很可能不像很多人担心的那么严重,但这可能会改变人们对粮食和食品价格的预期。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如果食品价格涨幅低于预期,将导致全年CPI涨幅比原先预测的4.5%要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干旱对粮食的影响有待观察,这有可能形成新的食品价格冲击。而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形势的向好,将导致非食品价格涨幅超过预期。记者 韩晓东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