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超日本成第二
马建堂表示应冷静看待位次变化
日本内阁府昨天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的GDP为39.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7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从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让位于中国,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中日对比
日内外需下滑中国均增长
就构成而言,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去除物价变动因素,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在内需和外需方面均出现下滑。其中,内需对GDP的贡献为负0.2个百分点,外需的贡献为负0.1个百分点。
而中国2010年GDP中,内需对GDP贡献率为9.5个百分点,外需对GDP贡献率为0.8个百分点。分别来看,2010年中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8%,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拉动2010年GDP增长0.8个百分点,加在一起是10.3%。
>>官方表态
中方:应冷静看待超日本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更牢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马建堂坦言,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排序在100位以后。“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个现实。”
马建堂称,“中日两国不论谁第二、谁第三,都是两国人民的幸事。”
日方:中国经济崛起利好日本
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昨天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与谢野馨当天在谈到中国在2010年名义GDP上超过日本的消息时说,中国的经济崛起对邻国日本来说是好事。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当天在记者见面会上也说,对于邻国实现经济发展,日本应该抱欢迎态度。日本应思考如何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中获益。据新华社
>>学界观点经济增长要重视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超过日本仅仅是总量指标的超越。事实上,GDP只是总体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如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阶段人均GDP来看,中日差距很大。
他认为,GDP增速固然重要,但增长质量和结构是更需要考虑的问题。片面强调GDP增速,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会导致经济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不一致,在GDP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应当关注经济结构调整。记者马文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