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背后的逻辑
为何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较量将成为左右棋局的重要因素?那是因为,在资金面趋紧,经济结构转型,A股面临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产业资本的融资、整合等要求会越来越多;金融资本则需直面更为复杂的形势,若想真正控制风险,掌握定价权无疑是最优选择。
一位资深研究人士表示,定价权的争夺战往往会发生在有强烈再融资需求、大小非密集解禁、有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预期以及大股东不太强势的企业。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们的成长性和行业基本面都要好。这类企业如果盘子不大,近两年涨幅又相对较小,就极可能成为年内热点。
他解释说,金融资本多数来自民间,很难与国家队资金抗衡,而且盘子太大的股票,争夺成本高,他们会更多地选择民营上市公司或者中小盘的国有企业。因此,当出现新的市场热点时,即使是同一个板块,中小盘股也会表现得更有活力,就像近期炙手可热的高铁板块,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涨幅就无法与晋亿实业相比。前者的主力是代表产业资本的稳健的国家队,而后者操盘的则是代表金融资本的活络的民间游资。
上述研究人士的推断,在另一个人的困惑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云国投中国龙系列上海财富中心总经理孙洪波说,中国龙系列产品现在拿了不少低估值蓝筹股,从春节前后的走势看,这些股票反弹得并不多。也就是说,低估值并不意味着能涨。而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小市值股票也跌了很多,但一些抗跌能涨的股票似乎仍来自这类股票。只是,它们的整体估值依然不低。他说:“目前很纠结,大盘不好的时候,一些资金从小股票跑到大股票躲一躲,但这些钱并不是主动跑到大股票里来的,他们或许很难在大股票里呆太久。”
当然,关于定价权的争夺并非总是股价上涨的过程。在目前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很多主力资金有可能收缩战线。因此,一些股票存在定价权争夺中股价走弱的可能。广州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表示,从盘面看,目前很多中小市值股票存在走熊的可能性,市场的结构性风险很大。虽然好股票不少,但处于高位的个股最好不要碰,没有调整过的股票,就存在危险。如果资金面继续趋紧,很多主力不玩了,大部分的利好就会当成利空来炒,市场有可能进入到“多杀多、轮着死”的局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