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2011年,扩大消费如何再发力?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1/1/21 17:21:16   
>> 相关新闻链接
·我国质检系统今年重点在构建完善“五个体系”上 ·专访:加拿大企业重视中国市场
·通胀压力下安全型理财产品受青睐 ·“病”因各异 去年54家公司闯关IPO折戟
·家乐福被曝率先在内地收取通道费用 ·一季度我国CPI仍将高位运行
·物价上涨压力大加息将成常态 CPI权重将调整反映 ·央行确定金融政策重点: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石市启动有奖定额发票打假 ·年货展销会销售突破千万元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题:2011年,扩大消费如何再发力?

新华社记者王希、雷敏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多项消费补贴政策到期的背景下,新的扩大消费政策应如何再发力?怎样才能在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

市场活跃,物价上涨,消费热点频现,大局波澜不惊——2010年的国内市场给人留下这样的总体印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和家电下乡……一系列旨在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优惠政策让居民得到了实惠,也促进了消费的升级换代。

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3322万台,销售额1211亿元;家电下乡1.14亿台,销售额2418亿元;汽车以旧换新共淘汰老旧汽车、黄标车47.4万辆,拉动新车消费518亿元;全国汽车摩托车下乡共补贴车辆1792万辆,拉动消费突破2600亿元。

进入2011年,包括汽车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在内的多项政策均已到期,是否延续目前还不明朗,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李贺明分析说,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部分农产品供求偏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岁末年初物价水平继续高位运行,将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指出,应该看到今年我国扩大消费也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我国人均GDP正迈向4000美元大关,从国际经验看,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费将得到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为扩大消费提供上升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不断壮大,都将有力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随着国内经济由企稳回升转向持续稳定增长,扩大消费仍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但工作重点要从以往应对危机的措施转变为常态化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

他表示,今后扩大消费的思路应从以“优惠政策拉动”向重点发展现代流通,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发展新的消费热点以及培育节能循环消费等以“制度环境促进”转变。

“国家将对现有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选庆说。

在破除抑制消费的体制性障碍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网上购物等新兴消费热点的培育。有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网上购物以100%以上的增长高速扩容,201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元,今年网购有望继续保持超常规增长。

“预计2011年国内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像去年一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仍有可能继续放缓。”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说。

李贺明也表示,初步估计,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17万亿元,增长15%以上。

专题:聚焦2010年度经济数据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