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土地领域为何集体违规
来源:京华时报 更新时间:2011/1/12 11:18:51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 ·农民偷逃368万过路费获无期续:网友质疑收费标准
·网民:警惕“十二五”地方GDP高烧 ·工资上涨:收入差距迎来缩小的拐点?
·多家饮料企业传出涨价信号 百事可乐2.5升涨1元 ·汽车“限购令”出台 丰台GDP预计下降1.5%达10亿
·买到已过期食品可要求10倍赔偿 ·河北诞生保费超百亿财险公司
·全市最大标准化菜市场开业 ·3.2万户低收入家庭获住房保障
     只有给地方政府套上真正的“紧箍咒”,规定出让金不能随便用、土地不能随便用,土地督察等制度才会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力。然而即使有此“紧箍咒”,又如何能铲除一些地方政府的“食利性”病灶?

  77个城市被例行督察,77个城市均存在违规用地。国土部去年进行土地督察发现的这一“集体性违规”,堪称当下政令不畅的范本。

  尽管土地督察的结果,纠正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对一些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但大规模的违规用地,对国计民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更不可挽回。

  不能说土地督察制度无效用,不能说对土地违规的“约谈”不管用,不能说对土地违规行为的查处不严厉,但所有这些却都没能遏制这一场“集体性违规”,不能不让人慨叹,制度的力量为何软弱?

  国家给耕地设定“18亿亩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然而,还是有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挖空心思突破红线,甚至顶风违法违纪,在中华大地上开展一场集体性蚕食土地的盛宴,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财政的驱动。

  仅去年,国内土地出让金总额就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70%。如此令人咋舌的数字,无需多言就能明白地方政府敢于在土地问题上“集体性违规”的动因。但促成地方政府集体越雷池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钱用起来方便自如。

  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是地方政府不折不扣的“钱袋子”。由此,土地成了地方政府最大的生财之道,土地出让收入成了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土地违规在很多地方出现。

  正是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民族的长远利益、民众的共同利益、百姓的切身利益,都难敌地方政府的具体利益、实际利益,其结果必然是让大家共同陷入危境。

  正是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有些地方政府罔顾民生,放任社会问题多发。房价畸高、强制拆迁、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强行征地、廉租房太少,诸如此类,民呼多时,在一些地方政府那里却如泥牛入海。

  也许,只有给地方政府套上真正的“紧箍咒”,规定出让金不能随便用、土地不能随便用,上述“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督察制度才会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力。然而即使有此“紧箍咒”,又如何能铲除一些地方政府的“食利性”病灶?

   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