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不仅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上百亿元的进口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国家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话语权。这也是我们兵工集团军民融合、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北方重工副总经理、360项目总负责人雷丙旺说。
企业要盈利,但更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作为一家军工企业,兵工集团的领导和员工对社会责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著和坚守。
作为我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制造集团,兵工集团面向陆、海、空三军及各军兵种研制、生产各种高新武器装备,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定要把军品做好,这关系着国防安全,丝毫不能动摇!
兵工集团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力发展高科技军品,大批重要军品战术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装备水平,为科技强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和平时期,军品要发展,而军工企业难以维持庞大的军品生产能力。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兵工集团提出了“军品为本、民品兴业、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
“军品、民品是可以融合发展的。比如广泛用于泡沫、涂料、胶黏剂等领域的TDI,其主要原料是军用烈性炸药的中间品,战争时期可转为军用,利于动态保军。”兵工集团首席专家、TDI技术领军人物马建军说,现在兵工集团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成为国内首家拥有TDI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是最大的国产TDI生产商。
通过军民融合、协调发展,兵工集团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其民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9.8%,近30种产品位居国内细分行业市场前列,走出了一条具有兵工集团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兵工集团高度重视并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坚持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赈灾救危,以企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兵工集团还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十一五”以来,其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降低,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末降低了36%。
“‘十二五’的画卷已经展开,我们兵工集团要开始新的长征。我们的目标是把自己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防务集团和国家重型装备、特种化工、光电信息重要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利润达到200亿元。”张国清满怀豪情地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