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资产价格上涨早已显示货币超发的信号,但这个信号却被忽略了。诚然,资产价格上涨,总能从基本面影响中找到解释,如房价上涨可以被解释为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快速城市化或土地稀缺的结果等。但在解释资产价格重估时,货币超发却总是被忽略。
根据笔者的早先观察,紧缩性货币政策从降低广义货币供应量开始传递到降低CPI指数,在中国有将近两年的时滞。因此,即便现在连续动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也不能撼动明年的通胀水平。但鉴于明年甚至更远,如果“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意味着紧缩”,那就意味着通胀在2011年之后还可能会持续。国内外的经验均表明,通胀长期化恐怕是一个严重问题。
有人在通胀中受损,也有人在通胀中获益。但是,能够从通胀中获益的群体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在通胀中通常仍然是受损的群体。让通胀把人群分成受益和受损两组已经有失公平,也会增大社会风险。其实,早在2009年二季度就可以预测到这一轮通胀来临,只是多数人直到2010年10月才恍然看到。这样,出乎意料的通胀达到了刺激经济的效果。不过,通胀不可能反复地“出人意料”。因为,公众预期到的通胀,不仅达不到刺激经济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通胀失控的风险。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