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中国货币政策或更加“精细化”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12/30 15:18:46   
>> 相关新闻链接
·公积金利率上调专家:没必要急于提前还贷 ·石建勋:经济“晴雨表”咋失灵了
·梅新育:货币是造成通胀压力加大的根本因素 ·专家称中国房价泡沫大 半年内一线城市房价会跌
·辜胜阻:经济转型需谋划服务业大发展 ·成思危: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
·李毅中卸任三迎掌声 称留两点牵挂感怀"不说再见 ·陈雷:明年稳步推进水价改革
·任志强是“房价赌局”的真正赢家吗 ·陈德铭: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平衡健康

图表:央行年内二度加息 新华社发

    新华网杭州12月30日电(记者 李亚彪 姚玉洁 岳瑞芳)随着中国央行近日再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紧操作似乎已经到来。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面对“保增长”与“稳通胀”的“两难”选择,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有可能会越来越“精细化”,甚至不排除打“组合拳”。

    “明年一季度可能是政策调整与出台的密集时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可能相继在明年初调整。除这些调控手段外,当局还可能辅之以对部分投机性较强产品物价的行政管制、适度的资本管制等。

    这些“精细化”的调控手段背后,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两难”选择——保持较高经济增速,那么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成本就将上涨,通胀压力加大;选择通货稳定,就需要牺牲一些经济增速。

    研究人员认为,货币政策从紧尽管是应对通胀压力必不可少的办法。“但只有货币‘一紧了之’是不够的。”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说,“货币政策需要财政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辅助。”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应宜逊对本次加息表示十分赞同。他认为,货币政策的“精细化”操作,还应该体现在其自身,即在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的使用上要有技巧。“为防止对市场尤其是企业信心冲击过大,可以在终结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多考虑在价格型工具即利率上调整。”应宜逊说。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