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央行年内二度加息 新华社发
新华网杭州12月30日电(记者 李亚彪 姚玉洁 岳瑞芳)随着中国央行近日再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紧操作似乎已经到来。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面对“保增长”与“稳通胀”的“两难”选择,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有可能会越来越“精细化”,甚至不排除打“组合拳”。
“明年一季度可能是政策调整与出台的密集时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可能相继在明年初调整。除这些调控手段外,当局还可能辅之以对部分投机性较强产品物价的行政管制、适度的资本管制等。
这些“精细化”的调控手段背后,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两难”选择——保持较高经济增速,那么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成本就将上涨,通胀压力加大;选择通货稳定,就需要牺牲一些经济增速。
研究人员认为,货币政策从紧尽管是应对通胀压力必不可少的办法。“但只有货币‘一紧了之’是不够的。”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说,“货币政策需要财政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辅助。”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应宜逊对本次加息表示十分赞同。他认为,货币政策的“精细化”操作,还应该体现在其自身,即在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的使用上要有技巧。“为防止对市场尤其是企业信心冲击过大,可以在终结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多考虑在价格型工具即利率上调整。”应宜逊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