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人民币如何走出“升压”陷阱
来源:《瞭望》 更新时间:2010/12/21 11:35:45   
>> 相关新闻链接
·防范“热钱”:多管齐下 任重道远 ·一滴白酒的面值
·明年医改重点确定:基层医疗将回归公益 ·特色美国食品石市展卖
·省会冬日旅游“不寂寞” ·全球最大玻璃瓶罐制造商入驻献县
·华北最大人造板项目落户平泉 ·“黑色”钢铁巨头垂涎“有色”能否啃下香饽饽?
·站在科学发展高度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中能源14.6亿投资厦门航空
人民币“被升值”,是中国经济力量全球博弈到了转折点的重要标志

    日前,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上海表示,可以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以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数字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在刷新年内纪录的同时,也创下了继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涨幅新高。

    四年前的2006年11月7日,樊纲曾在《华尔日街日报》发表了文章,称人民币每年最多升值5%,否则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将遭受灾难性的冲击。

    四年过去,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在,而人民币遭遇的国际环境远远复杂于四年前。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选择上,因经济状况殊异,在为了满足本国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开始紧缩,主要发达国家则继续推行量化宽松。在通缩与通胀共存的国际经济格局下,每个经济体都面临极度复杂的政策考量。表现在货币上,一边是朝气蓬勃的人民币,一边是已现黄昏端倪的美元。多年的蓄势,在2010年通过货币政策的巨大差异而集中爆发。

    人民币三临“升压”

    2010年,国际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似乎从未停歇。在发达国家语境里,与人民币升值相伴随的概念,还有贸易失衡、国际收支不平衡、全球经济失衡等。

    采访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瞭望》新闻周刊详述了2010年人民币面临的三次较大的升值压力。

    第一次发生在3月15日。当天,100多名美国国会议员致信奥巴马,要求美国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反补贴税。3月16日,以舒默、格雷厄姆为代表的十余名议员,宣布开始起草有关汇率问题的新议案。

    郭田勇认为,此次源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外部压力,是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启汇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与认可,截至7月23日,25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0.72%。同时,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降低。

    第二次发生在美国11月中期选举前的两个月。民主党为提高支持率,重提最易调动美国民众情绪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因此,9月13日,美国国会93名众议员联名签署信函,敦促民主党人采取行动,针对中国汇率政策采取强硬立场。最终,针对来自国会和一些工会越来越大的压力,奥巴马政府改变了对人民币汇率较为谨慎的态度,公开对人民币“升值过慢”表示不满。

    来自美国的压力,对9月以来人民币的较快升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上涨131个基点,达到6.7378。连续第三日创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郭田勇就此分析,“人民币汇率弹性存在加大的趋势。”

    第三次发生在10月初。10月1日,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使备受瞩目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再度升级。随后,欧盟16国于10月5日集体向中国施加压力,敦促人民币升值,指出人民币低汇率影响到欧洲的经济复苏。

    “这次施压对10月份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郭田勇表示,10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报价6.6497元,再度刷新汇改以来新高。

    “国际上压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可以抑制中国的出口,扩大中国的进口,从而降低中国经济复苏与继续增长的速度,抑制中国发展。另一方面,能弥补自身竞争力不足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坐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财富转移。”郭田勇分析说。

    “美国害怕中国强大,威胁其霸主地位,而人民币大幅升值会抑制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郭田勇说,同为发达国家,欧洲诸国很希望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挤占中国的出口空间、打开中国庞大的新兴市场。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墨西哥、印度、巴西、中国等很多发展中国家处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阶段,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性。“很明显,如果人民币升值,就将削弱中国产品的优势,这些国家的出口优势大大增加,包括向中国的出口。同时,也会削弱中国的成长。”郭田勇说。

 



责任编辑:cprpw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