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合资组装厂受到保加利亚政府欢迎和当地百姓期待□经销商:中国车企获得欧洲消费者认可还需长期努力
本报记者 李保元
国际主流媒体对于河北公司的关注并不多见,但日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 美国《纽约时报》刊发文章,报道了位于保定的长城汽车公司在欧洲保加利亚的建厂动作。《纽约时报》称,长城保加利亚工厂将第一次在欧盟市场制造出中国品牌的汽车。这篇报道不仅披露了合资工厂背后的一些“内幕”,此外还从当地经销商的视角,指出了长城汽车在欧洲发展将面临的一些挑战。
■标志:欧盟市场首现中国车
本报记者注意到,长期以来,西方媒体比较关注的河北公司主要有三家,其中位于保定的英利集团和宁晋县晶龙集团控股的晶澳太阳能目前在美国上市,两者凭借在光伏市场“世界级巨头”的地位,时常出现在海外媒体有关新兴新能源“中国异军突起”的报道中。另外一家公司是钢产量仅次于欧洲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位居全球第二的河北钢铁集团。《纽约时报》此次关注长城汽车,几乎是海外知名媒体第一次将视角瞄向钢铁和新能源之外的河北其他制造业。《纽约时报》认为,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建厂,将是中国汽车产业海外扩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报道称,尽管欧洲和美国汽车厂商在中国屡有斩获,但是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欧美厂商面临中国公司在本土的竞争尚有时日。报道引述《中国汽车新闻》编辑大卫·赛奇维克的话说,中国车企在西方市场,甚至谈不上“接近挑战西方厂商”,一些中国公司向欧洲市场出口汽车,但是并未获得太大成功,“你看到的是中国公司谈论欧洲市场,但并未取得实质进展。”《纽约时报》称,明年夏天,长城汽车这家合资组装厂将在欧盟市场上首次制造出中国品牌的汽车。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