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预计,中国的反通胀货币政策将是“前置型”的。具体来看,2011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和银行新增贷款目标可能分别为15%和7万亿元人民币;到年中央行将加息3次,每次25个基点。在加息1~2次之后,不对称加息的几率将上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管理流动性并实现新的银行贷款目标,2011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取决于流动性过剩的状况,而这又受到中国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人民币有可能继续升值。
为了取得“前置型”政策的效果,王庆预计,政府可能会宣布一个较低的新增银行信贷目标以在早期抑制通胀预期,尽管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角度来看这些目标可能低得不太现实。另外,当局可能也会选择不宣布具体的新增银行贷款目标,代之以反通胀的强硬措辞以引发市场对激进紧缩的担忧,从而促使过剩的流动性回流银行体系。
除了货币政策措施外,王庆预计政府还将采取管理通胀预期的其他一些行动(有的已经宣布过了),如控制对CPI产生直接影响的商品价格;进一步收紧对外汇流入的控制,包括引入短期资本流入特别税(也称“托宾税”);放松对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控制,将此作为引导资本流出的一种手段等。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2011年的取向是保持“积极的”不变。王庆认为,潜在的政策行动包括如下几项:2011年财政赤字的绝对量可能大致稳定在与2010年相同的水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可能为2.5%~2.8%;自然资源税将开始实施,但实施的准确时间可能受到现行的优先控制通胀的政策影响而变得复杂化;增值税可能在服务领域推行,以取代现行的基于交易的税种,这种变化可能会起到提振服务领域投资的效果,最初很可能从与工业生产有更密切联系的服务行业开始实施;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很可能被上调;为了抑制房市投机,针对住宅征收的房产税将在小部分城市开始实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