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应有所控
在延续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形下,明年赤字会有怎样的变化。
“从财政政策来看,恐怕也是增量力度的适当收缩,而不会是一个绝对规模的减少,这是肯定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马蔡琛博士说。
刘煜辉则认为,财政赤字从目前来讲还是控制在一个安全线之内,未来,如果财政支出不是作用到资本形成,不是用在投资这一方向,从财政平衡这个角度来讲,并不一定就造成这样一个所谓的财政赤字。
不过,在刘桓看来,明年赤字扩大是肯定的,但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赤字率控制目标应该有所调整。“3%这个数额已经很大,国际上,3%这个数字,是在几十年前,经济总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但现在,如果我们国家今年的产值达到37万亿到38万亿元,而仍然把3%作为赤字率控制线,那么,绝对数所造成的问题就会相当多。”刘桓指出,去年到今年以来,中国财政赤字扩大,造成了货币发行过多,引发严重通胀,因此,当前的核心是要解决造成货币超发的主要原因,即财政赤字过大问题。“所以,对财政赤字这方面的管控,我认为,在明年的工作当中,应该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对于明年的赤字规模,刘桓认为,绝对值大体会维持在今年1.05万亿元左右的水平。
加减法一起做
减税真的能够促进消费,增加投资吗?换句话说,“开源”和“节流”应该怎样调配进行呢?
减税是增收的一部分,但增收更重要的是要靠收入的稳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指向的是普通劳动者的增收,但“化税为薪”并非一厢情愿的减税就能实现。如果没有严格有效的制度作保障,企业又有什么动力把减税获得的好处转变为劳动者薪水的增加呢?
税负的轻重从来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说税率高就是税负重,反之亦然,而是说税负的高低是否与公众能够享受到的公众服务匹配,如果两者不匹配,再低的税率对于公众来说也是税负重,反之,再高的税率也不重。
普通公众之所以对减税热切期盼,是收入分配不公平感和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感双重作用的结果,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来为自己提供稳定的未来预期。但问题是,个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就能带来稳定的预期吗?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恰恰是,随着收入的普遍增加,公众的稳定预期反倒在减弱,甚至越富有的人,其稳定预期越差。
事实上,公共服务是否均等、社会保障是否健全等等,都会对减税效果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