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自各种“学术权威”的解读,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不错,在未来一段时间或者说10年之内,按照人口增长态势,我国劳动力总量肯定会供大于求,劳动力资源在实现向市场配置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的确有被低估或处于低水平的可能,但决不能由此证明,农民工就得要“忍着”接受贫困线上下的低工资。中国行业工资差距扩大和农民工工资长期低位徘徊有其体制原因。
据有关资料,中国最低和最高行业的差距达11倍,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英国、法国在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美国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采矿业,日本只是制造业的1.38倍,据说中国证券业工资水平比职工工资平均水平高6倍。这些国家金融行业的高工资主要是对行业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从业者受教育的年限较长,劳动力成本较高,是自由择业的结果。但中
至于农民工工资偏低的原因,除了市场供大于求,主要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割裂了劳动力市场。做同样工作的人,城市工人工资比农民工要高出一到两倍。有人计算过,如果实行同工同酬,上亿农民工每年至少可以多得三千至五千亿元,这比免除农业税、得点家电下乡补贴要实惠得多。
谁为这些低收入的普通劳动者撑腰?前一段时间,浙江等地推行的“工资共决”机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国际经验证明,处理劳工问题的明智之举是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共同协商,也就是“三方性原则”,确立处理劳资关系的集体谈判机制。
按劳分配是我国基本的收入分配原则。当劳动报酬占比不断缩水、所得工资买不了几件商品的时候,那些手持瓦刀在工地盖大楼的农民工会做什么?那些在矿井里冒着生命危险挖煤的人会想什么?这些普通劳动者不是工业化初期资本原始积累时被雇主翻来翻去的鱼肉,当资本过分剥夺劳动、他们不再“忍着”的时候,社会危机就会爆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权利,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保体系,摒弃就业歧视,实现同工同酬,让户籍改革落地有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