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走势将冲高回落”,这一判断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但是,物价何时冲高?冲至多高?则成为当下市场纠结的焦点。12月9日,沪指收挫37.6点,前一个交易日沪指亦跌近1个百分点,连续两天的下跌显示市场对CPI和政策紧缩的忧虑。
种种迹象显示,由于已采取的紧缩措施对物价走势产生效果需要时间,即将公布的11月份C PI将明显超过10月份的4.4%,并高于市场预期的高点4 .8%,从目前趋势看有很大可能达到5.1%,创全年物价的新峰值。
为抑制前期的物价“飞涨”,国家发改委在11月下旬连发9个通知管控物价。调控之后很多商品应声而落,但这一价格回落更多是在11月末的几日。而且,发改委价格司的官员还曾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表态:12月C PI不会“破五”,而且会低于11月份。这一表述只前瞻地预测了年末的通胀形势,而对11月的通胀压力“顾左右而言他”。
市场对C PI的判断较为悲观,虽然机构对11月物价涨幅的预期判断不 一 ,但 主 流 机 构 的 预 测 值 均 在4 .5%至5 .0%之间,涨幅将超过10月份,其中美银美林和瑞银证券的预判值最高,为5%。
机构得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推高物价的一系列因素短期内并未因管制措施而明显改变,食品价格仍将是决定当前及未来C PI上涨的关键因素。而食品价格推涨C PI的原因也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
基于这一对CPI的预期,不少机构认为,政策调整的窗口将在数据公布(12月11日)前后打开,这些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