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油荒是周期性的,每年都有阵痛期,只是今年痛得更烈,川陕交界绵延数十里的加油车,是对油荒损害经济效率的有力控诉。
目前油荒略有缓解,但只要机制不改,一旦油价开始博弈,下一轮油荒就又会到来。
油荒的几个理由都站不住脚。
油价短期上涨不可能解释周期性油荒,更何况全球原油价格目前正处于震荡期,并没有明显的涨跌。
所谓产能不足供需紧张更是无中生有。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4.77亿吨,21世纪以来的10年,中国炼油能力激增72.8%,中石化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炼油公司,中石油位居第八。据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预计,2010年由于全国将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成品油市场,包括柴油市场总体仍将供大于求。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等炼化企业一度担心柴油产能过剩。作为炼油大国,中国产能绝不紧张。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1到9月份,全国柴油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5%左右,前9个月产能达到8900万吨,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
所谓民资炒作那是在找替罪羊,因为民营炼油企业处于无米下锅的饥饿状态,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韩宝林表示,目前全国民企的炼化能力大约在1亿吨,但现实情况是仅能获得5000万吨的“原料”,民企只能通过炼化下游的精细化工实现盈利。控制原料、控制批发,还要诿过于人,实在是机关算尽。就算油贩子囤油,能掀起多大的浪花,石油巨头自己囤油,关市场啥事?
拉闸限电与公路物流也不是柴油荒主因,我国公路物流今年没有激增,拉闸限电影响的是部分地区,不可能引发全面油荒。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