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整体流动性将保持适度宽松,但是货币政策将逐渐从适度宽松向稳健过度,明年合理的新增贷款规模在7-7.4万亿之间,基准利率将上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在进一步上调空间。
信贷收紧将影响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你如何判断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
连平:对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贷款余额增长与名义GDP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信贷余额增长约等于名义GDP增速的1.2倍。普遍预期2011年中国GDP增速约在9%,明年的通胀率将达到4%的水平,由此计算得出明年的贷款余额增速约在15.6%。也就是说,2011年行业的新增贷款规模应该是7.4万亿元。
如果将国内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假设明年GDP增速在8%,CPI增速控制在3.5%,贷款余额增速约为13.8%,计算得出明年新增贷款规模的下限值为6.5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市场普遍预期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在6.5万亿左右,也就是您计算得出的下限值,该数值和今年相比大约下降13%,这是不是会对明年的流动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连平:面对明年旺盛的信贷需求,如果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在6.5万亿元左右,可能会导致国内经济出现较为明显的紧缩。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低于9%,甚至“保八”都存在一定难度。
首先,明年的企业实际信贷需求将会十分旺盛。09年以来,配合4万亿的刺激计划,国内上马了大量的新开工项目,多数期限在3年或者以上,后续的项目融资需求较大。而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在24%左右,投资增速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预示明年的信贷需求仍将维持高位。
其次,明年银行业通过表外向企业的融资难以达到今年的水平。今年银信合作的融资类理财产品发行达2万多亿。这类融资基本上是银行提供项目、担保和组织资金投入,与信托公司共同实施的。这样,今年的表内外融资总规模可能达到9.5万亿甚至更多,这和09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基本一致。目前监管机构加大了对表外融资的监管,将表外融资并入表内,明年即使有所放松,也难以达到今年这样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明年的信贷规模收得过紧,就将对企业的资金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再次,票据与信贷的置换空间已经非常有限。2009年票据融资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今年较去年却减少了1万亿元,这说明商业银行通过压缩票据置换出近1万亿元一般性贷款。目前的票据融资存量是历史上的一个较低水平,未来银行通过压缩票据融资来“腾笼换鸟”空间已经十分狭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