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让你轻松登上巅峰,又让你迅速跌入谷底。就在叶先生认定这次“短线回调”是个难得的加码机会时,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从第二天开始,棉花期货价格就开始一路跳水。短短17个交易日,棉花价格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数据显示,现货市场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三级棉)的电子撮合成交价从11月10日最高的34560元/吨一路跌落到目前25000元/吨,跌幅高达27.7%。受此影响,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也遭遇重挫,棉花期价从11月10日最顶峰时的33600元/吨下跌到目前的24460元/吨,每吨“掉价”近9000元。
在这种一泻千里的行情下,叶先生被深度套牢。目前,他期货账户上的浮亏已经超50万元。
据叶先生介绍,许多人炒期货的同时在炒电子交易盘,27000元/吨是个陆续积累多头头寸的价位,在33000元/吨时大胆追加的大有人在。
“头两天大家还以为是正常调整,但短期内连续出现这样的跌幅,真是令人始料未及。看来这次又有一批人要倾家荡产了。”他说。
“如果棉花期价再这么下跌,我决定不追加保证金,该到平仓止损的时候了。” 叶先生无奈地说。
游资被迫出逃
在调控政策声声紧的情势下,跑,还是留,成为困扰老梁的难题。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中国政府网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玉米、棉花价格上涨过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热钱炒作。当前应该针对资金炒作现象出台监管措施。
这番表态通过大众媒体的迅速传播,在资本市场上得以充分发酵。11月11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再次下挫5%,达到32375元/吨。
1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部署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要求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对游资炒作农产品的惩罚力度。
现货市场上,前期“组团”进入的游资开始应声撤离。“我周边的朋友开始抛了。之前是什么涨,买什么;现在是什么跌,抛什么。”老梁说:“看来政府动真格的了,大家怕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