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25日专电(记者李荣)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物联网在国内一些地区大有“热发展”的势头,但不少专家却及时地在提醒要“冷思考”,一些政府官员也在趋于冷静。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微米纳米技术创新及物联网应用论坛上,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发展物联网切忌“头脑发热”。包括中科院微系统所所长王曦院士在内的专家也在各种场合表示,物联网还不是一个成熟产业,如果没有宏观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容易陷入某种程度的混乱无序状态。
产业成熟的“过程性”不可忽视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上海投入物联网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今年4月,《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公布,明确要通过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十个方面的应用示范工程,将上海打造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之一。嘉定、浦东等地已被列作上海物联网重点发展地区。
嘉定区副区长费小妹对记者说,发展物联网,要充分估计到这一产业成熟的“过程性”,在技术、产业及应用的衔接上寻找突破点。物联网距离我们的生活,“要说近也很近,要说远还很远”。我们现在的生活里,有一些物联网的“片段和影子”,比如用于交通管理的一些“探头”和感应器;一些货品上的电子标签等。但是物联网要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那还有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新兴产业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切忌“头脑发热”,不能盲目拍脑袋“大干快上”。今后3年,嘉定在物联网产业的规模目标上,“不求多,坚决不以数字目标开道”。关键是要想清楚,然后一步一步扎实地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