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预计后期将“高位运行”的有玉米、棉花、食糖、鲜奶等。“由于需求增长,成本推动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国内玉米价格总体上将以稳为主,高位运行”;“预计后期随着新棉上市,国际棉花价格将回落,国内由于需求旺盛,价格呈高位震荡”;“2010/2011榨季国家储备较为薄弱,未来国内食糖价格还将维持高位运行”;“年底随着天气转凉,乳品消费进入旺季,鲜奶零售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
调控难度或进一步加大
密集出台的抛储、“国十六条”等措施在部分农产品市场上已有所反应。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11月22日,2010/2011榨季第二批国产白砂糖竞卖,202950吨国储糖全部成交,成交均价为6288元/吨,和一个月前的首轮拍卖相比,下降了约400元/吨。
此外,昨日国内期市大部分品种下跌,农产品集体低开,郑棉早盘冲高后震荡,尾市突然暴跌,5月合约全天收跌4.84%至25870点。
“这次国家调控,对食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棉花,这也是此轮涨价中泡沫最多的两个品种。”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彤认为,泡沫越多的品种在调控中必然跌得越惨,而其他农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跌势都是对宏观政策出台的暂时反应,长期来看,基本面并不支持油脂类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下跌。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也认为,农产品价格在年内出现拐点的可能性极小,未来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将以“高位运行”为主,但上涨空间会逐步缩小,如果眼下惜售的农民明年在一个时间段内大量放出囤货,粮价就有可能出现拐点。
农业部坦言:“气候异常变化、通胀预期增强、成本上升拉动以及国际价格传导、游资炒作等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农产品市场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