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下称《通知》)出台,农产品价格应声回落,化肥、农药等相关农资品市场也出现异动。记者从各方了解到,化肥价格由于此前涨幅已十分可观,虽短期内仍惯性上涨,但预计不久后可能趋弱;而持续低迷的农药市场则在上周迎来久违大涨,其中草甘膦一周涨幅高达20%,创今年以来之最。
化肥或先扬后抑
作为最重要的农资产品之一,化肥是此次国务院稳定物价的重要对象。《通知》第四条明确,将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不得对化肥企业拉闸限电。控制化肥出口,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和淡旺季划分时段。切实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计划安排。
“上述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平抑近期一再上涨的化肥价格,保证化肥冬储的顺利进行,保障明年春耕国内市场用肥。但就近期而言,国内化肥市场恐怕会走出一个先扬后抑的走势。”中国化工网分析师张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就在《通知》发布前一周,化肥价格仍在上涨。监测数据显示,11月15到22日的一周时间内,国内64%磷酸二铵批发价从3150元/吨涨至3400元/吨,涨幅为7.94%,小颗粒尿素在山东、湖北地区也有50-80元/吨的涨幅。
“影响目前国内化肥市场的主因在供不应求。”据张明分析,首先,化肥主产区此前拉闸限电导致厂家库存与社会库存均消耗殆尽,国内市场无货可供;其次,关税调整政策至今未明,近日恢复开车的厂家多数抢在11月底前执行出口订单,国内经销商的订单都被排在12月以后,导致11月底前持续呈现货紧价扬;第三,2010-2011化肥淡储缺口相当大,这一刚性需求意味着化肥今冬难有太大下调空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