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将近年末,回首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成为当之无愧的关键词。一年之内政府多次出手调控楼市,频率之密、力度之大实属罕见。在强大的调控压力下,楼市在经历“过山车”式的狂热后暂时刹住了车,成交量已经有所下滑,房价也出现调整,而市场供应量却有望持续增加。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望时,楼市未来5年的走向成为人们最希望解开的谜团。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开宗明义,经济发展终须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落脚点。那么,住房这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则毫无疑问地成为未来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保障房建设将有大动作
日前,媒体公布的一份“十二五”期间上海住房建设初步方案显示,上海“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量占总住房建设规模的一半以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人日前也表示,北京逐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开发完成投资103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北京市5年来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两个具有楼市风向标意义的城市在加强住房保障方面的做法,是否反映了国家未来的政策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十二五”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有大动作,也就是改变过去几年那种完全靠市场来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的做法,要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解决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据了解,至少在未来两年里,保障性住房建设仍将是政府力推的重点工作,2011年和2012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成量将达到1300万套。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