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兼顾国内、国际因素。
在开放经济背景下,世界经济走势与他国经济政策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必须同时着眼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立足于维持国内、国际的“双重平衡”。以此次应对金融危机为例,在今年以前,世界各国的目标大致都是“保增长”,因而大都实行了刺激性的政策。而今年以来,由于各国经济回暖的步伐不一致,因而,在政策层面上不免出现差异。
中国经济已经稳固复苏,目前面对的头号问题乃是通胀,所以,货币政策的选择是趋向中性,而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要慢于中国,出于避免再次陷入衰退的考量,美联储又出炉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此举有助于降低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但却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输入型的通胀。因此,在政策工具选择上要尽量化解这种风险。这也是央行今年以来更多选择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的原因。因为后者更容易引发大规模资本流入的风险,并推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经济形势半月谈 胡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