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 何欣荣)随着“十一五”节能减排进入最后攻关阶段,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在今年四季度刮起了一阵“限电限产”风暴,首当其冲者的就是能耗大户钢铁工业。
搞节能减排是不是意味着要抑制钢铁工业?围绕行业发展的焦点,500多位中外钢铁业界人士17日齐聚上海宝钢集团展开讨论。这场讨论的主题,可以被视作对上述问题的回应——“绿色钢铁,让世界更美好”。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宝钢选用这种世博式的标语并非简单模仿。在过去两年内,这家中国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迷期。未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随着中国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放缓,行业人士预计明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增幅将由今年的约10%下降至5%左右。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钢铁业将面临两大压力,”宝钢总经理何文波指出,除了众所周知的铁矿石涨价,还有就是越来越高的环境要求。统计数据显示,工业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70%左右,而钢铁生产占工业能耗的15%左右。
“的确到了转变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冶金专家干勇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业除了传统的冶金产品制造,还将扮演能源转换中心和废弃物回收利用中心的角色。钢铁冶炼中的副产品煤气,可以供给电厂发电或制造化工产品,而废弃物钢渣,则可以用来生产特种水泥等建材。
除了生产环节,何文波认为还要关注使用环节。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后者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比前者更为重要。
“因此,对于钢铁业如何搞节能减排,应该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何文波强调。如果在减少钢铁使用的同时要保证经济增长,势必要开发替代材料,但这会带来更多的碳排放。因为钢铁具备的高产量、高强度、可成型和可循环利用特点,目前尚没有看到被新材料全面替代的可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