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能忽视伴随结构调整所出现的“流动性泛滥”的现象。我们的任务可能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不仅要重视银行体系可能产生信贷不断放大的压力,而且还要关注现在有相当一批社会大众,因为目前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和对未来通胀风险加大的预期,不得不将自己宝贵的流动性投入到少数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的现象;另外,不仅要遏制没有实业投资方向的“产业资本”不断向“金融资本”转变,去追逐市场上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暂时的财富效应的行为,而且还要纠正出于维护地方利益的地方政府对银行放贷的“推波助澜”的政策体系;不仅要疏导少数富裕阶层的大量资金进入到健康的消费渠道来培育中国疲软的内需力量或者鼓励这样的民营资本去扶持企业创新的实业投资渠道,而且更要强化监管措施来减少中国目前不成熟的金融市场被大规模的海外投机资本“恶意炒作”的危险等。
总之,如果我们不能够抑制金融危机已经出现的第三阶段的不良症状,那么,中国“流动性泛滥”的结局,不是仅仅停留在以比现在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形式上,而是市场自身承受不了房地产离奇的高价格所产生的集体离场的“羊群效应”给中国带来的全面金融危机的状态。我相信,在“十二五”规划的前期(政府“退市”阶段),灵活的“有保有压”(保就业和防通胀)的做法依然会成为我们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孙立坚)
责任编辑:cprpw